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我与长生
  4. 来到战国(八十六)
设置

来到战国(八十六)(2 / 2)


等她收个千百年,破烂就是无价之宝了。

那微妙的神色尽在眼中,被无形鄙视的刘邦闭上了嘴,郑重接过之后当着三人的面将其包好,再带着书简一同去寄送。等到回信过来的时候,他再过来将这段日子里的事情说来一听。特别是大街小巷里的芝麻小事,偶尔竟然能和明面上的大事有所瓜葛。

羲和有些殷勤的看了一眼门口。

她虽然不觉得冷,但是天色微凉饮下一口热酒,足以让她慵懒备至不肯动弹。再加上有两个人跟着,所以没有满大街的跑。除了崔斯特两人来之外,她整日里除了调侃两个木头就是自己誊写日记,作为消遣消息的递送者刘邦自然就会受到欢迎。

可惜刘邦家里普通务农的环境,日子过得艰苦紧巴。这么半大的小子整日里不听从长辈不干正事,活似个二流子还在先生面前装得人模人样,自然武将王白王夫二人本能的厌恶,也没有所谓英雄不问出处的感慨。满腔的疑惑和不屑因为羲和的原因,没有过多疑问罢了。

羲和不是看不出来,但是王白王夫二人表面做的无可挑剔,隐约的态度虽然针对让人恼火。但是对于心高气傲的小伙子而言,这点打击却是必不可少的。

刘邦看着滑不溜秋,却还是历经太少了。如果他真的是后世受人崇敬的开国皇帝,这些只会对他有益,自然会明白。如果自矜不听改了性子,那就不怪她了。

毕竟人的心是偏的。

刘邦怎么起来的?

那是踩着她的阿丑啊。

这种理论有失偏颇,但多少有些因果关系。如果没有了吕不韦横在人前,那八年吕氏春秋无人得知,只要阿丑踏踏实实的掌政再统一天下,也算是尽了自己这些年的辛苦。

想着想着,羲和觉得嘴里一阵回甜。她背着手去伙房转了一圈,可惜甜汤有数,连熬煮的盆都洗得干干净净。只剩下灶台上烧开了一锅水,有五六根大骨头摆在里面煮出血沫。

“炖骨头啊!”

王白添着火回道,“天气冷,先生前日不是说多喝汤益补身子么?”

王夫捧着一篮子瓜进来,准备洗刷切块等着一同下锅。

羲和看了两眼,这才后觉恍然这句话是把脉救治了一个妇科病人后说的话。那位妇人宫寒体弱,最需要的就是滋补调理。

而她自己……其实也挺需要。

本着基本的口腹之欲,羲和没有拒绝与解释。吃饱喝足后躺在床上,回温这一日懒散休闲便闭上了眼。

优哉游哉的又几日,羲和喝了几天的汤酒,算着正好是赶集的日子便起身背着医箱出门去。王白王夫也跟着,不过两人是拿着钱去买平日的吃喝。他们三个人赶得上七八个人吃饭,吃得多还爱吃肉,平日里花销竟像是流水一样。碰到赶集的日子去,多多少少是有便宜的。

自家屋舍就在正大街不远,就在近处的风水宝地上支起摊子,再将箱子里的白布招牌支在马槊上。赶集人来人往,不过是街头街尾的地方便能看见神医二字随风飘摇。

不过街上人还少,只有做买卖的邻里人互相点头招呼着。羲和伸了个懒腰,想让两人看着摊子自己在附近转一圈走走。

她这次带着人做生意,多少有些忌讳玩耍的心思。没有横冲直撞哪里都去,但是如今秦国宛如龙头肆虐,往外走远后地境就有了不同。譬如这一地,早已不是魏国之地,战胜的秦国还未触手接管过来。有点像当年的贵生村一般,虽是好地方却荒废不理。

街道上仍旧是魏国民风,余下的百姓国籍虽不同,但划分给秦国已经是尘埃落定的事。战事远离而去,除了两个月前曾有军队在此路过外竟然相安无事,百姓各自忙碌着过着小日子,争取为家人填饱肚子穿好衣裳。

曾经对他们是秦人身份显得不满的人们,似乎也忘了这些。

和和气气,蒸蒸日上,倒像是一方桃源。

有客舍换了东家,由着人进进出出的整改摆设,直到改成了邸舍并挂上招牌。羲和站在门前观望,身旁也有人好奇的指指点点,不明白这是折腾的什么?

有身影在人群中窜跑,身后跟着一壮汉子。

两人一前一后在吵闹中离开,街上人渐渐多了,羲和跟着赶过去后背身巷口转角处。

“老子养你这么大,干点活儿还要求你?”

“我不是干了吗?大哥也精神了,还带着干什么?”

“呸!亏你娘天天念你,不懂事的东西!”

“你才不懂,我有大事要干!”

“放屁!”

“你干不了就别说放屁!”

汉子气笑了,“你跟着别家人屁股跑,就叫干大事?毛都没长齐,心眼还挺多的。”

刘邦哼,“你不懂!”

※※※※※※※※※※※※※※※※※※※※

说实话,差点就忘了这小刘了,阿丑也就比他大3岁。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