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神秘让我强大
  4. 第二千零七十四章 垦荒山中
设置

第二千零七十四章 垦荒山中(2 / 2)


学生甲担心道:“老师数万之众犹如惊弓之鸟如何安抚?”

“一手粮一手剑即可安之。”闻人升胸有成竹。

这才哪到哪?

这种场面他一点都不担心。

随后众人开始以粮食为诱告知众饥民要带他们去垦荒。

然后又张贴告示要将4万人以500人为一营编组了80个营头。

接着煮起大锅稀粥以士兵弹压秩序。

吃一碗就编一个人闻人升以自己训练出来的屯长和伍长们带着十多人充任营头。

十几个有甲吃饱喝足的人对付惊弓之鸟还是能对付得了。

就连刘备和关羽等人也各自得了一个营头人马顿时扩大到500人。

不过4万人一天最低能量保证也要消耗百十石粮草即便是混和杂草来吃也是消耗众多。

刘焉给五百石再怎么节省也只够十天吃的。

好在闻人升早就有所准备。

又从涿郡张家庄园筹措粮草变卖产业筹备了3000石粮食沿路建立粮站能够维持两个月之用。

当然吃得肯定非常差就是能勉强行路饿不死别想干什么重活。

不过绝大部分俘虏已经知足了。

毕竟他们一开始最担心的不是饿死而是被杀俘。

这事太常见了。

黄巾被灭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杀俘建造京观。

现在既然给饭吃有人带那就不用担心了。

毕竟谁家大规模杀俘虏前也不会多浪费粮食的。

这又不是处决犯人还给个断头饭吃。

然后他组织营头逐个上路以战车携带粮草压阵。

接着他又从蓟城大户内募捐又凑了一千多石粮草。

其实他知道这些大户至少有十万石粮草可是宁可放在地窖里发霉也不愿意拿出来赈灾。

就是这样离谱。

随后他带着这些营头上路后一路来到代郡。

当然他并没有直接入山而是先去了之前被程远志祸害的幽州郡县。

总有些大户堡垒是没有攻破的以战车在前面晃悠一圈总算又混了两千多石粮草。

程远志攻不下来他展示一下战车明眼人就知道能攻下来的。

战车稍微改变一下就是攻城车啊。

做完这些事后。

他才带着学生押运着80个营头浩浩荡荡地入山。

这4万人就是他将来起家的本钱了。

至少能练出8000精兵来。

因为他们都是精装。

老弱病残怎么可能长途跋涉到幽州这种边地作乱?

入山之后就不得不分散。

因为没有能够直接安置下几万人的山谷。

山中还有些地方有田但只能安置百人千人。

这也是刘焉等人并不在乎的原因。

他们哪里知道后来张燕就靠着太行山山谷中开垦聚集数十万人让袁绍这样的北地雄主都无可奈何的?

山中开垦有一个问题那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粮草。

否则的话还没有开垦出粮食就会活活饿死。

闻人升根据记忆中的三国地图然后开始安排学生们携带营头去不同地点安置。

进了山他就不管什么州郡的限制了。

这里山谷之中许多是互相联通的。

他选择了十处大的山谷然后将人安置在其中。

4万人基本就安置完毕。

然后发给粮草和农具召集铁匠将之前战场上的缴获铸造成农具和斧头让他们伐木造房就地开垦。

此时正是春夏之际。

山野之中还有些猎物和树皮草根可以凑合吃饭。

此时开垦到了夏秋之时还能种出一些收获。

大概就是一斤粮种收20斤左右。

一亩地能产80斤的样子。

大概需要5亩地才够一人活命。

因为还要收缴一部分作为屯田费用。

无论如何在闻人升的纵横捭阖日夜操劳之下十个屯户终于落成。

中间又因为疾病、饥饿、伤势、野兽袭击而死去了两千多人。

放在后世就是惊天大事而在这时没有几人在乎。

反而纷纷称颂闻人升的德行活人数万人人称一声“赵公”。

做好这些事后闻人升继续开办他的山中学堂。

他要安心种一年田地。

同时继续向太行山其他山谷进发将张燕的盗贼群都给收编。

在山中战车就不方便了。

好在士兵们已经得到训练过掌握了互相掩护的要领。

他正好改成鸳鸯阵。

这正是应对山地丘陵地形的法宝。

而且山地丘陵不怕对手的骑兵突击。

只要熟悉地形很容易伏击敌人。

闻人升还是维持着千人的常备队。

屯长们平时训练民众闲时就聚集在一起听闻人升讲课操练。

因为山中路难行所以闻人升都是在十个谷地营寨中转移着讲课练兵。

保证人人都知道他人人心中只有他一个首领。

其他人只能在小范围内发挥首领作用。

同时一手抓后勤一手抓军备将武器作坊、粮仓储备都集中在中间山谷中作为根据地所在。

现在他有存粮五千余石4万人开始干活就吃得多了但又有山林猎物补充可以减少一些消耗。

一天一人要吃一斤粮食4万人就是400石粮食。

也就是说他的粮食其实只够吃10天还不算转运消耗的。

但因为已经分散在山谷中垦荒很多人可以三两粮食混合野草树皮来吃。

这年头还是汉代山林破坏不是很严重。

主要是因为山林都是诸侯官吏的百姓不得允许不能上山去砍的。

所以他们还能维持一月的使用。

闻人升现在唯一能压榨的地方也就是张家庄园。

又与幽州一些商户大地主达成协议以酿酒术、种地法来做交换又换得五千余石粮食。

换成别的诸侯动辄十万石粮食其实不太可能的。

粮食纵观整个三国都是珍贵的。

直到屯田大兴才初步解决了粮食问题。

而闻人升要想等到不缺乏粮食粮食能够自力维持至少要到秋季。

中间还有五个月的时间。

因为他有很多后世改良的种田之法。

比如如何耕种如何翻地更加省力如何改进农具他都一一传授给弟子。

这让他的声望也越来越高。

在这些山民中直逼篡位前的王莽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