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重生后我依旧沉迷科研
  4. 14、第 14 章
设置

14、第 14 章(2 / 2)


孙教授和沈城一问一答了一会儿,题目难易夹杂,各种程度的都有,大部分沈城回答的都还比较顺利,也有一部分还没看过答不上来的。

但是显然孙教授对他的水平还是比较满意的,从神情上就能看出来。

“学的不错,课余时间能学成这样挺好的了。”孙教授点点头,“以后有时间了可以去我们院旁听,有问题也能及时问问老师。”

“嗯,”沈城略俯身,“谢谢孙教授。”

沈城坐下之后孙教授继续点了下一个人,周围还有人看着他窃窃私语。

人家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自学临床医学的课程,学出来的成果竟然比他们这些正经上课的人还强,怎么能不让人震惊。

“不愧是计算机系的牛人,这学的比我强多了,我都有好多问题想不起来。”刚才在后排讨论的临床医学的男生低声说道。

“长得帅也就算了,进了ACM证明计算机肯定更强,现在竟然连临床的都学这么好。”

“学霸的世界我们果然不懂。”

其余的人虽然都挺惊讶的,但是也都以为他是这几年的课余时间都在学这些,感叹真的是个学霸。

但是赵旭飞才是真的震惊了,他和其他人不一样,同寝室两年多,他很清楚沈城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临床医学的东西,他就只是这一个月的时间才开始看的。

哪怕是每天都看的比较晚,但是再怎么努力也就这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学成了现在这个水平。

这真的是人的水平吗?

赵旭飞内心有一瞬间的怀疑,但是看看身边坐下的沈城,又感觉这就是人的水平,只是是别人的水平。

让人连羡慕的情绪都起不来,只感觉到了距离。

捏了捏手里的资料,他之前一直都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成绩在系里头也算是挺好的,但是现在忽然感觉他应该再努力一点。

也许永远都追不上,但是起码能更接近一点。

沈城坐下之后转头看到了赵旭飞的神色,唇角带出了一点笑意,毕竟同寝室住了一年多,互相还都是有点了解的。

努力的人有很多,但是仅凭努力能考上燕京大学,而且在排名前几的临床医学专业里排名前几那就不只是因为努力了。

赵旭飞最强的在于他的耐性和坚韧程度,不会被别人的优秀所打击,更不会因为自己不够聪明而放弃,所有的压力只会让他产生更大的动力,让他更加的努力。

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天赋所在。

讲座结束了,大家排着队往外走,沈城起身穿着外套,脑子里还在琢磨自己刚才想到的关于免疫组化的问题。

免疫组化的作用主要是用在临床上,用来进行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可以定位恶性肿瘤的原发位置。

所以通常流传着一个说法,如果病理医生通知让加做免疫组化,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不确定是不是恶性肿瘤,所以要做免疫组化判断一下。另一种则是已经确定了是恶性肿瘤,加做个免疫组化判断一下癌症细胞的来源和分类。

具体的操作就是使用显色剂(比如荧光素、金属离子、同位素)来标记抗体,然后通过化学反应使显色剂显色,之后就可以在光、电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免疫组化的关键在于两个地方——试剂和仪器。试剂是免疫组化的核心,没有试剂一切都是白扯;仪器则是使免疫组化的步骤尽量能够全自动化实现,加快速度、减小人工误差。

他之前对病理方面并没有做太深入的了解,毕竟那边也有专门做病理的专家,他只需要明确结果就可以了。

但是后来在关于淋巴瘤的研究陷入瓶颈的时候,他是和当时的病理专家一起去研究过病理的。

毕竟淋巴瘤有它的特殊性,就像它的名字,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不存在良性的可能。

它首先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又分为结节硬化性、淋巴细胞为主混合细胞型等,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

接着可以再往下分,它的分类在不具体细分的情况下就有上百种甚至更多。

所以当时他试图通过对其病理进行深入了解,想看能不能根据它的病理研究出治疗的方式,其中免疫组化就是其中很关键的一步。

对于那边的免疫组化发展他不甚清楚,但是他很清楚的是并不像孙教授所说的需要最起码三天的时间,着急的话免疫组化也就几个小时的功夫,而且印象里试剂也比孙教授说的要多。

人类数量大幅度减小的情况下,机器的全自动化飞速发展,加上人工智能的统一调配,所需时间的缩短是必然的,这个他并不打算折腾。

但是多出来的染色剂还是可以考虑考虑的。

毕竟到现在他都还记得,那天在实验室里头,负责做病理的老教授远远地看着实验仪器,有些感慨的跟他提起:

“有时候感觉出现这种物质也不全是坏事,毕竟如果不是它改变了很多其他生物的内在活性,增强了某一方面的特质,很多东西我们永远都发现不了。”

“就像是用来染指甲的凤仙花,谁能想到它经过处理也能做染色剂呢?而且染色的效果还尤其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