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三国之巅峰召唤
  4. 第2273章:嬴昊称帝,大秦再起
设置

第2273章:嬴昊称帝,大秦再起(2 / 2)


“诺父皇。”儿子们齐声道。

嬴昊一愣没想到五个儿子会这么回答道于是笑着问道:“谁教你们这么说的。”

嬴寒举手:“是大哥。”

嬴英则骄傲的仰着头一副快来表扬我的样子。

“陛下时间到了大臣们还有各国使者都已在皇宫等候。”独孤求败进来汇报道。

“知道了这就来。”

言罢嬴昊看向妻妾儿女们大手一挥道:“走吧让天下人看看咱们一家的风采。”

“嗯……”

此时秦王府外已经站满了人却没有丝毫的混乱所有的人望着王府大门等着即将称帝的秦昊一家出来。

至于接送嬴昊的护卫仪仗队则由李存孝这位天下第一猛将统领他是不但是上清派的牌面更是秦国的牌面哪怕孙灵明已经崛起也依旧无法撼动他在秦军的地位。

当然仪仗队的护卫将领也不止李存孝一样除了他之外还有孙灵明、姜松、高宠、宇文成都、吕布、贾复等等。

其他将领都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唯有孙灵明脸上带着淤青显然是在关中时和杨戬大战所受的伤到现在还未痊愈。

李存孝拍了拍孙灵明的肩膀笑吟吟道:“小孙啊我还以为你不会来参加护卫队呢。”

“这点小伤算什么只要还没死俺老孙就要亲自过来护送主公登上帝位。”

李存孝本想是调侃一下孙灵明的毕竟他可是秦军之中唯一一个还在挑战自己的地位的人可听到这话心中也不禁这个小老弟升起一些敬意。

“好好干吧我等着你来挑战我。”

“放心那一天不会太远。”

“咚——咚——”

钟鼓悠然敲响肃穆无比而百姓们也立马打起了精神。。

吱……

王府大门打开嬴昊一家走出王府。

此时的嬴昊身穿天子衮服头戴十二旈冠冕。

天子衮服为黑金蜀锦为底上绣日、月、星、辰、龙、山、火、云、花等十二种图案加云纹蔽膝白玉云纹大玉带。

至于冠冕则是前后各十二旈五彩丝绦十二玉藻长度及肩玉衡玉簪皆白。

华丽而不失威压的冷色调衮服衬映着嬴昊俊朗坚毅的面貌和挺拔如松的身姿当真是龙章凤姿天日之表。

如此打扮之下的嬴昊可谓庄严肃穆威严之感尽显给人一种至高无上的感觉九五至尊的强大气势扑面而来。

李存孝见状连忙带着护卫们上前将主公一家保护起来。

虽说洛阳已经被贾诩清理过了出现刺客的几率已被降到最低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安保工作一定要达到最高级别。

嬴昊在车队的最前列任红昌和刘幕这两尊大宗师分别站在嬴昊的左右两侧保护他安全的同时也面带笑容和嬴昊一起向百姓们挥手示意。

看着热闹的人群以及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任红昌不由感叹道:“场面真大。”

“比起你当初称帝的场面如何?”

刘幕的声音传来任红昌一愣随即淡然一笑摇头道:“犹如皓月和萤火没有任何可比性。”

嬴昊牵起两女的手柔声道:“没有你们在背后支持就不会有嬴昊的今日所以为夫所有的荣誉都有你们一半的功劳。”

刘幕和任红昌闻言脸色微微有些发红而嬴昊牵手的这一举动也让百姓们更加沸腾更加热情的欢呼了来。

在李存孝等将领的保护下以及百姓们的欢呼声中嬴昊一家乘着马车缓缓驶向皇宫。

嬴昊看着沸腾的人群一边挥手示意一边心中暗道:这人群中有没有刘邦项羽这样的人呢。

秦始皇一统六国巡游天下时人群中的项羽和刘邦分别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是也”和“彼必可取而代之”的感叹。

嬴昊觉得现在这群人中肯定也有人看到自己之后也会诞生同样活着类似的想法只是自己绝对不会给他们机会的他的大秦绝不会像先秦那般脆弱。

人群中的闻仲和姜尚等了半天之后终于看到车架上的嬴昊心中发出同样的感叹:太年轻了。

姜尚和闻仲都不得不承认有这样一个年纪轻轻并且英明神武的开国皇帝大秦一旦一统天下的话国运绝不会像先秦那般短暂。

“师兄人也见到了接下来怎么办?咱们可没有进入皇宫广场的票据。”姜尚说道。

“放心这点小事能难到为兄吗。”

闻仲神秘一下随即从口袋中取出两张印有‘大秦’字样的入场券。

“这样就能进入广场参观接下来额阅兵式了。”

闻仲笑道随着带着姜尚一起顺着人流往皇宫而去并排了一个时辰的队才进入广场。

此时皇宫内同样是人山人海除了官员士兵之外还有从各地各县被邀请来观礼的代表。

秦国拥有五百余县每个县派十个代表那就是五千多人在加上其他各行各业的代表单单观礼的人选就有六七千人。

皇宫内广场早已用清水净道在士兵的维持下各地代表都秩序井然站着耐心等着嬴昊的到来。

咚咚咚……

随着钟鼓和礼乐声响起嬴昊等人的车驾驶入皇宫。

“启禀大王吉时已到请旨。”诸葛亮大喊道。

“祭祀天地祷告上苍!”嬴昊大声下令。

“遵旨!”

诸葛亮和韩非一起领旨而去。

在礼乐声中万众瞩目之下嬴昊率领文武大臣王后王妃王子王女太上王太上王后缓缓走上祭天高台开始宣读祭文祭祀天地祷告上天。

“……臣嬴昊谨遵昊天上帝之命即天子位立皇帝号国号大秦年号神武……诸天神明共鉴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