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三国之巅峰召唤
  4. 第2342章:进击的吴起
设置

第2342章:进击的吴起(2 / 2)


众将面面相觑却又都不法一言。

这要是以前听到这个消息的话大友家将领肯定会嘲笑毛利家一番毕竟大友家和毛利家可是死敌可如今两家都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秦魏联军。

毛利家大军全军覆没大名被生擒那大友家的末日也不会太远兔死狐悲之下自然不会在嘲笑毛利家。

见没有人发言立花道雪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可就在这时小早川隆井却站了出来无比严肃道:“若是留下继续死守的话只会被秦魏联军两面夹击到时极大的可能会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

所以还是尽快撤军吧放弃筑后国和北肥后国退入南肥后国依靠山脉继续抵抗。”

【叮咚小早川隆井技能‘谋将’效果1发动智力+3;

小早川隆景:统帅94武力80智力95政治90魅力77;

当前小早川隆井智力上升之98;】

不得不说小早川隆井不愧为毛利元就之子父子两个连技能都一样都拥有‘谋将’。

小早川隆井的眼光还是很精准的知道继续顽抗下去的话只会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直接提议撤军。

当前对于大友毛利联军来说撤军确实是唯一的办法毕竟真被两面夹击的话那机会是必败的局面。

可就是这么一个正确的决定却遭到大友家众将的一致反对甚至有人跳出来大骂小早川隆井居心叵测。

大友家众将为何一致反对?

原因很简单。

村中城、势福寺城、镇西山城、鹰尾城、山下城、偎本城等十六座城池甚至还有大友家的国都柳川城都位于筑后国和北肥后国地区。

这些城池都坐落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几乎无险可守而以东瀛的城墙有普遍低矮觉不可能挡住秦军的投石车和攻城弩。

一旦撤军的话意味着大友家放弃这些地区也将失去七成的土地和人口。

说不定今后就再也回不来了只能窝在贫苦的南肥后国这跟亡国又有什么区别?

大友家众将显然是不可能能接受这点。

立花道雪本来也想撤退毕竟真的打不过呀可当见这么多人反对他也有些犹豫了。

“你们可要想好了现在周瑜的大军还未翻过九重山脉咱们还有机会撤走可一旦周瑜翻过九重山脉的话接下来就是一马平川到时咱们就是想撤都撤不掉。”小早川隆井说道。

此言一出刚刚还大骂的众将一下子全都不说话了。

小早川隆井见此继续道:“大友毛利两家在筑后的大军已是北九州最后的力量一旦伤亡过大或是被秦魏联军歼灭的话北九州也就没有任何可抵御秦魏联军的力量了。

本州的织田上善等大名决不会坐视中原联军占领九州定会组成联军前来收复九州。

可咱们的军队若是损失过大的话就算本州联军击败了中原军今后九州也不会是咱们的而是被本州各国瓜分。

目前对于我等而言保存实力等待本州大军来援才是对抗秦魏联军的最好方式。

秦帝赢昊说过一句话: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尔等好好想想吧。”

小早川隆井的这番话对于大友家众将来说简直如同惊雷般让人振聋发聩。

是啊他们一直以为敌人只有汉人联军却忽略了本州各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若是自身伤亡过大的话本州联军在收复九州之后是不可能将领地还给他们的。

立花道雪见没有人反对了心中不由一松下令道:“既然如此传本将将令放弃筑后国和北肥后国全军退往南肥后国。”

“哈伊。”

立花道雪既然决定了存人失地那就肯定要贯彻到底第一时间就给柳川城的大友晴英传讯让其向南肥后国转移粮草、军械等物资以及军中将领的家属。

大友晴英才即为不久说是大名可大友家的实权基本都掌握在立花道雪的手中他也是得到了立花道雪的支持才能坐上大名之位所以自然不可能反对立花道雪的决策。

大友晴英按照立花道雪的吩咐尽可能的将北肥后国的物资往南肥后国转移并将高层和自己的家小都转移了过去可他自己却留在了柳川城誓与国都共存亡。

与此同时立花道雪留自己的养子立花宗茂率领两万大军留守原地断后而他自己则亲领六万大军开始撤退。

可让立花道雪怎么都没想到的是吴起和郭嘉早就猜到他会趁机撤退所以提前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赵云决定采用郭嘉之计让戚继光的船队通过水路偷偷运送三千精锐至筑后国和北肥后国交接在此设卡阻拦立花道雪撤军而领军之将正是吴起。

之前吴起率两千大军守营立花道雪数万大军都攻不下所以就防御而言赵云麾下没人比吴起更强了。

吴起也是艺高人胆大还真就敢率领三千大军脱离主力直插大友家的腹并且靠着偷袭攻破了鹰尾城。

立花道雪撤至国都柳川城时本想劝大友晴英一起走可大友晴英却心意已决宁死也不会放弃国都并让立花道雪在他死后立弟弟大友亲贞为新大名。

见说服不了大友晴英立花道雪也只能尊重他的决定可这时却传来鹰尾城被秦军攻破的消息。

立花道雪想要退入南肥后国走鹰尾城是最近的路线绕道的话则需要多走三天的路程而有这三天的功夫周瑜和赵云说不定都追上来了。

收到消息的立花道雪大惊失色连忙率军直扑鹰尾城想要夺回这个南下的要道却不知他这次的对手还是吴起。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