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三国之巅峰召唤
  4. 第2522章:五国博弈?不,是七国
设置

第2522章:五国博弈?不,是七国(2 / 2)


孙权表面上答应一副从来没有觊觎王位的态度可暗地里依旧我行我素。

孙坚对孙权愈发失望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孙权虽有野心可确实还什么都没干于是他只能旁敲侧击的提醒大儿子。

孙策却以为父亲是在告诉他哪怕父亲不在了也要好好对待弟弟们所以表面上答应心里却依旧未将孙权当作威胁。

孙坚这次让孙策担任主将就是在为孙策铺路若是他能得胜过来无论孙权再怎么鼓捣也动摇不了孙策的地位。

在敲定了主帅人选以及出兵数量之后孙坚又叮嘱孙策先不要和楚国开战而是在两国交界驻扎以此误导楚军吴国只为牵制而来。

等魏国援军抵达荆州秦魏两军和楚军正式交手后吴国在和楚国开战到时把握也更大。

孙坚有心当渔翁却不知在他答应出兵时就已经被管仲给利用了。

魏王曹操本来是不想出兵的他并不在意大秦所许诺的出兵条件甚至还巴不得楚国占领荆州以此来削弱大秦的实力毕竟和大秦做邻居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可奈何魏国被大秦的影响太大近些年因为国力大增的缘故对大秦的依赖虽逐渐降低可依旧没能彻底摆脱大秦的控制再加上名义上又是大秦的盟友所以根本就无法拒绝大秦的要求。

若是吴国不出兵的话那魏国也就有不出兵的借口了所以曹操准备秘密联系孙坚相约两国都不出兵。

让曹操没想到的是他的消息都还没发出来就收到吴国已经发兵的消息虽然还未彻底开战可这也让魏国没了不出兵的理由。

曹操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发兵他命宗亲曹彬为主将新招揽的大将张桂芳为副将率领颍川的三万大军前往荆北支援大秦。

大军出发前曹操叮嘱曹彬这次出兵只是迫不得已所以能不打就不打但这一战的好处一定不能错过。

说白了就是不想出力却还想要好处可实际上只要三万魏军入了荆北对于秦军来说就是最大的好处。

南阳郡和颍川郡接壤再加上大秦主动对魏军开放关卡所以曹彬的三万魏军很快就进入到了南阳郡而后南下前往了章陵郡。

对于魏军只准备摇旗呐喊并不想和楚军开战的想法以薛仁贵、管仲为首的荆州高层心知肚明他们本就没有指望魏军出多少力只要能帮大秦牵制一路楚军就行了。

薛仁贵命黄飞虎率令五千大军与曹彬的三万大军汇合后三万五千大军驻守章陵以牵制江夏方向的楚军。

随后薛仁贵让刺史张九龄领军一万死守襄阳而他则和管仲各令一万五千大军分别进驻宜城和邔国城正面迎战邓禹的五万五万楚军。

没错薛仁贵不但没有死守待援反而选择了主动出击因为他知道一旦选择死守的话就算能守住襄阳城南部的城池恐怕也都会沦陷。

若是没有魏吴相助的话薛仁贵或许会舍弃几座县城以集中力量确保襄阳的安危。

可既然魏吴两国都出兵了那薛仁贵自然也就可以大胆一点主动出击和邓禹正面对决了。

楚王刘秀得知魏吴两国出兵助秦的消息后气的连砸了三个秦制琉璃瓶。

没错哪怕到了现在各国也还是未能破解大秦的玻璃烧制技术。

至于原因除了大秦对于技术保护的过于严密外还有就是大秦并未将玻璃技术普及开来掌握这项技术的工人数量本就不算太多自然大大降低了技术外泄的可能性。

“主公魏吴两国都出兵了此番攻秦怕是难以成功。”庞统沉声道。

“本王想过薛礼会召回韩信临时扩军亦或是从司州调兵却唯独没想到薛仁贵会向魏吴两国借力。”

说到这时刘秀脸上满是愤恨之色怒骂道:“孙坚和曹操都是傻子吗?不知道大秦越来越强了等做好了一统的准备早晚会连他们也一起收拾了吗?”

孙坚和曹操自然知道这点可是在管仲的一番操作下他们根本就看不到楚国打赢这一战的希望。

既然楚国注定要败那还不如让魏吴两国乘机捞点好处增强一下自身呢总好过将来秦军打来时没有还手之力。

楚国现在的处境非常尴尬了魏国都出兵助秦吴国在旁边虎视眈眈楚国还继续攻秦的话胜负难料不说甚至还有被吴国偷袭的风险。

刘秀心中也有些发憷一番思索后为了以防万一决定先临时征召五万。

他不敢多征召毕竟现在休养生息增强国力才是主流。

若是大规模扩军的话则必定会引发连锁反应刺激各国也都跟着一起扩军而一旦演变到极限扩军的程度的话这对所有国家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大秦的总人口可是有着三千八百万若是极限扩军的话蜀楚魏吴隋宋明六国加起来在兵力方面也依旧比不过大秦。

所以坚持精兵战略解方多余的兵力用以发展国力这才是最聪明的作法。

刘秀并不甘心就这么撤军他命令邓禹所部继续进军却让魏章所部停止进军和黄飞虎、曹彬所部对峙毕竟和魏国开打只会便宜了大秦。

至于虎视江夏的孙策刘秀一方面遣使入吴向其陈明利害希望劝退吴军同时从荆南向江夏增兵五万并且亲自前往江夏坐镇。

为了支援刘秀对抗大秦刘秀也是真的拼了不但临战扩军打破楚军坚持了两年的休整策略还亲临前线镇守江夏。

秦蜀第一次阳平关大战着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秦蜀两国之外楚魏吴三国也牵连了进去五国因汉中战事纷乱不休。

但其实还不止如此隋宋两国之后也被波及了进来这一战其实牵扯了七个国家只有明国被排除在外。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