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三国之巅峰召唤
  4. 第2685章:薛仁贵VS赵匡胤(二),秦宋大战葛陵
设置

第2685章:薛仁贵VS赵匡胤(二),秦宋大战葛陵(2 / 2)


魏无忌心中还暗暗有些窃喜唯一的儿子死了薛举和大秦结下死仇已经不可能投降大秦了将来曹魏若是亡国的话自己或许可以游说他投靠楚国。

对于薛举的离开晋鄙自然不会阻止也没有心思阻止。

他会出兵营救薛举完全是自己擅自做主并没有请示主公赵匡胤。

就在薛举突围之前作为宋国西平守将的晋鄙却收到了曹魏军师曹刿的求援信。

曹刿虽不知薛举会从哪个方向突围也不知道韩信会不会留下后手但却知道一旦韩信留下后手的话薛举无论从哪突围都很危险。

可此时曹魏在颍川已无兵可调唯一能够借力的势力就只能盟友宋国了不利用起来岂不可惜?

于是曹刿就给晋鄙写了一封求援信希望晋鄙能够出兵接应一下薛举以尽盟友之责。

晋鄙其实是不想搭理曹刿的毕竟他的职责只是守住西平不经请示就擅自出兵救援薛举成了算不上什么大功输了却是大过完全就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更别说朱亥这个死对头还在魏军之中。

晋鄙虽不想出兵救援但架不住弟子梅三娘和典庆的劝说最终还是放下对朱亥的成见亲自率军前去救援薛举结果没打赢秦军不说还折损了足足四千兵力。

晋鄙正在为此事而发愁呢担心会因此而被国内的文官弹劾。

晋鄙也确实因此被宋国的文官集团以‘不经请示、擅自出兵、损兵折将’等多项罪责弹劾。

不过索性宋王是赵匡胤这位明君不但没有因此而责罚晋鄙反而还给晋鄙增派了一万兵马。

汝南平舆。

赵匡胤站在城头眺望西方上蔡方向眼神中尽是凝重之色。

大秦虽出动了十五万大军攻宋可由于尚未攻陷宋国的桐柏山防线以至于进入到汝南的兵力只有在薛仁贵率领下孤军深入、以战养战的五万铁骑另外的十万大军都被宋将石苞的一万挡在桐柏山外。

薛仁贵率铁骑攻入汝南之后就把汝南西部给搅的一团乱麻逼的赵匡胤不得不倾尽全国之兵来围剿。

赵匡胤本以为自己亲率二十三万大军拿下薛仁贵的五万铁骑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却没想到反而被薛仁贵给狠狠教训了一顿。

这段时间赵匡胤已经和薛仁贵多次交手可薛仁贵就像个泥鳅一样总是能抢在宋军彻底合围之前跳出包围圈多次破解的宋军的囚笼战术逼的赵匡胤不得不与他野战。

赵匡胤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平原与骑兵野战就算兵力五倍余敌赵匡胤也不得不慎重于是采纳阎象之计由合围改为分兵攻气必救以逼薛仁贵也进行分兵。

赵匡胤派陆文龙率八万大军驰援桐柏山薛仁贵果然上当毕竟若是不分兵阻击的话一旦宋军抵达桐柏山秦军拿下桐柏山的时间又要延后汝南秦军也将多一份危险。

薛仁贵不得不分兵作战而分兵之后整体战斗力也进一步下降。

在宋军的多方挤压和逼迫下薛仁贵不得不暂避锋芒放弃了多座城池最终在葛陵十万宋军主力相遇避无可避这下只能迎战。

这一战薛仁贵以三万大秦铁骑正面与赵匡胤的十万宋军决战其中宋军骑兵也有一万。

两军鏖战两个时辰后兵力处于劣势的秦军却逐渐占据了上风眼看着就快要压到宋军之时赵奢却率五万大军抵达战场。

三万秦军对阵十五万宋军兵力差距太过于巨大可就算如此秦军也与之鏖战了两天两夜。

就在秦军已经陷入疲惫宋军自以为必胜之时秦将文聘却率五千铁骑突然出现在宋军的背后并向宋军中军发起突击。

原来薛仁贵虽不得不进行分兵却采纳军师蔺相如之计让杨再兴率一万五千大军没假装成两万阻挡陆文龙文聘所率五千骑兵则被隐藏了起来而他自己则率三万铁骑和赵匡胤决战。

薛仁贵此举自然是极为冒险毕竟近二十万人级别的大战五千骑兵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若是薛仁贵所率的三万铁骑挡不住赵匡胤的十五万步骑的话不但这三万铁骑会全军覆没剩余的两万大军也躲不过去。

不过在薛仁贵的指挥以及蔺相如的辅佐下终究还是以三万铁骑正面挡住了十五宋军步骑。

赵匡胤被杨再兴打了个措手不及而薛仁贵也趁机发起总攻打的宋军接连败退逼的赵匡胤不得不撤军八十余里以暂避锋芒。

这一战薛仁贵以三万五千秦军正面击退赵匡胤十五万宋军斩杀三万自损八千。

薛仁贵得胜后只是追了二十里就撤退毕竟宋军虽败主力未损依旧还有再战之力秦军已经占了大便宜不宜把赵匡胤逼的太狠。

薛仁贵打了胜仗却下令撤退主动放弃了平舆等五城退往上蔡休整。

赵匡胤虽收复了汝南治所平舆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因为就在他在葛陵和薛仁贵决战期间桐柏山纺线被秦将田单给攻破了守将石苞被俘。

这下赵匡胤总算是明白薛仁贵为何明知分兵的风险却依旧要冒险和自己决战了就是为了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好为后方攻取桐柏山争取时间。

桐柏山纺线失守十万秦军进入汝南秦军在汝南的兵力不降反升也彻底在汝南站稳了脚跟这下宋军再想驱逐秦军可就难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