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385【设立内阁】
设置

385【设立内阁】(2 / 2)


审核通过十曹再交给皇帝过目。皇帝同意并签字十曹便可签发具体交给十部去执行。

一般情况下如果内阁、十曹、十部的处理意见相同皇帝不能轻易驳回。

这三大机构是互相竞争的他们如果意见统一那就不会有什么错误。真要联合起来搞皇帝肯定是皇帝出了啥问题或者是整个文官系统已经彻底崩坏又或者是出了一个左右朝政的权臣!

同时皇帝的工作强度也降下来。

三大机构意见相符的政事皇帝可以抽看或者略看。只有两大机构意见相同皇帝应该细看。若是三大机构意见迥异皇帝就该把相关人员叫来集体商讨。

这样做以后赵瀚每天的工作量肯定能下降七成以上。

赵瀚不是朱元璋那位勤政过头了甚至亲自处理皇城失窃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过问。

事情既然定下来各级官员也要做出调整。

庞春来担任内阁首辅李邦华担任内阁次辅田有年担任普通阁臣内阁暂时就他们三个。另外还有一大票中书舍人相当于三位阁臣的秘书。

十部、十曹官员也各有迁调。

特别是十曹主官全部由各部右侍郎调任赵瀚的秘书们悉数被外放做官。

徐颖继续搞情报工作与各个部门对接但只受赵瀚本人管辖。

一下子扩编许多机构而且还有许多女官、宫女赵瀚这地方快住不下了女官们都得几人一间屋子。

……

费纯正式迁为财部尚书银行那边交给他人打理。

“国库里还有多少钱?”赵瀚问道。

“三百多万两”费纯详细回答说“这次大战之后赏功、抚恤用了许多银子搞移民又用去许多银子。登基大典的花销得控制在五万两白银之内。”

这五万两预算包括在南京修建英魂庙修复旧皇城里的社稷坛。

朱元璋当初在南京称帝登基仪式也极为简单。

就是先祭祀天地社稷然后官员朝拜。赵瀚的打算差不多但他要先祭祀烈士英魂接着再祭祀天地社稷然后让官员们拜一拜就搞定。

这些烈士不仅有正兵和农兵还有历次战争牺牲的百姓。

祭拜他们相当于祭拜万民。

赵瀚说道:“我不打算搞皇庄皇店只在武兴镇有一百亩私田。今后皇室不置私产但国库每年需供应内帑。你觉得每年多少银子为好?”

费纯也不清楚试探道:“每年一百万两如何?”

“太多了暂定每年十万两吧”赵瀚说道“如今皇室人员不多女官和宫女数量也不多每年十万两是肯定够用的。今后还会增加具体多少视情况而定。而且不能像大明皇帝那样一缺银子就动用国库。皇帝内帑和国库必须分开管理国库每年拨款作为皇帝内帑若要调整内帑数额须得内阁、十曹、十部联合商议。”

费纯问道:“皇室用度是用内帑银子来采买还是由民间供给?”

“内廷自己花银子采买。”赵瀚说道。

大明的皇室用度是自造、采买和供给三合一。

自造就是内廷自己开工厂制造还有皇庄种地产粮食宫女甚至还会纺布。

民间供给是各地钞关的关税直接收取一些实物比如木料之类的其中一部分送到宫中。还有就是特定实物课税由各地太监征收交上来直接送去内廷。

再加上采买反正搞得乱七八糟。

越是混乱越是复杂太监和官员就越能从中渔利!

赵瀚的想法很简单由国库每年拨款给内廷内廷再拿着银子买东西。虽然采买过程当中肯定也会产生猫腻但总比太监跑去地方瞎搞更透明。

如今江西、湖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安徽七省地盘的年财政收入总和是1300多万两银子。

这个统计不完全因为许多农民直接交粮食真正的赋税总和估计超过1600万两。

其中工商税和关税正在迅速增长今后肯定还能继续增长。

仅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澳门五大港口每年的关税收入就超过500万两。上海的关税增长尤其快速明年极有可能翻倍!

另外改革盐法之后盐税也在不断增加。

两淮盐场已经基本普及晒盐法。这玩意儿是明中期的福建、广东盐场发明的但一直无法推广到两淮因为两淮这边的海水含盐量更低。

徐光启在天启年间就改良过晒盐法让两淮盐场也能晒盐。

可惜官僚作风推广缓慢。

现在改成私营之后仅一年时间两淮盐场全部用上晒盐法。

如果苏北、皖北的民生能够恢复仅七省地盘赵瀚的岁入就可能在明年达到2000万两!

有了银子做皇帝也不虚啊还有半个月就登基了!

(明代的财政收入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即便在一条鞭法之后也保留着大量实物税收把这些实物税加起来大明岁入肯定在1000万两以上甚至有可能超过1500万两。)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