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603【货币外交】
设置

603【货币外交】(2 / 2)


当时他们打算把中国铜钱改革之后作为税收货币。弄巧成拙之后只得将稻谷定为朝鲜的唯一税收物。

金堉说道:“中国之银元和铜钱已在我国沿海城市流通。上国之钱精美下国百姓无不爱之因此请换更多中国钱币。如此百姓有了中国之钱今后就能以中国钱缴纳赋税。”

赵瀚下意识感觉不妥问道:“你们换了中国钱怎么把中国钱流进民间乡村百姓又如何获得这些钱?”

金堉说道:“将钱交换给京畿商贾商贾自会流通出去。”

鬼扯呢。

一点不懂经济学原理的赵瀚都知道这种做法肯定要炸。

张居正税制改革的基础是广泛分布在村镇地区的钱粮铺。老百姓在附近村镇就能用粮食换钱虽然往往被地主坑害但终归是能换到银子来交税的。

而朝鲜呢铸钱技术糟糕铸多少亏多少所以才找中国换钱。朝鲜一直在征收实物赋税农村地区广泛处于以物易物阶段如果不把民间钱粮行铺开换再多中国钱都流不进农民手中。

这些钱只会在首都附近流通一旦短期流入过多分分钟通货膨胀到爆炸。

赵瀚为啥对朝鲜情况知道得如此清楚是因为有大臣汇报过。这些年逼着朝鲜卖粮很多时候银子都不能用必须运去布匹之类的货物交换。

而中国的海商也经常在朝鲜以物易物。

一直到满清大败之后从江南前往辽东、朝鲜做生意的越来越多。中国的银元和铜钱才渐渐被朝鲜人接受而且只在汉城可以使用。

“你们这样搞不行”赵瀚对随侍女官说“把费纯叫来来去都坐马车。”

费纯很快就乘坐御辇进宫赵瀚把情况介绍一遍。

于是乎费纯开始耐心解释并给朝鲜设计钱币流通框架。还是沿用大明那一套朝鲜政府换钱之后借贷给各地的商贾士绅。那些商贾士绅又借贷给下一级士绅。底层士绅地主在村镇开设钱粮铺供农民交税时以粮换钱。

金堉听完仔细思考其中利弊。他完全能够想象农民为了交税急于用粮换钱肯定被地主狠狠宰一刀。

但也只能用这种法子大明的农民换银子交税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可以不被钱粮铺敲竹杠直接把粮食运去县衙然后被官差额外收取火耗。

脑袋里一道亮光划过金堉猛然欣喜因为他想到了这样做的好处。

他负责来中国换钱今后借贷给地方士绅肯定也是他来做主。把中国钱借贷给谁属于一种权力以此来拉拢分化士绅商贾可以有效减轻改革的阻力。还能让自己的势力更加壮大在党争时彻底压倒山党。

“多谢贵人赐教!”金堉起身向费纯作揖行礼。

至于怎么用铜银换钱这种细节不需要赵瀚处理交给大同银行去搞定即可。

反正中国政府肯定不亏朝鲜官方也有得赚这是双方铸币成本带来的有利可图。

将这位朝鲜张居正打发走费纯疑惑道:“陛下为何要帮朝鲜稳定币制?”

赵瀚叹息道:“朝鲜凋敝得太厉害了得尽快恢复生机才行。短时间内中国不可能在朝鲜扩张只在其边境保州稳固发展即可。既然如此还不如用商业和货币渐渐控制朝鲜的朝野上下。不能任由朝鲜君臣瞎搞一旦搞坏了中国钱币便不被朝鲜百姓接受到时候受损失的也是中国商贾。”

“原来如此陛下圣明!”费纯连忙拱手。

赵瀚笑道:“你小子少拍马屁。”

费纯也嘿嘿笑起来:“此非马屁肺腑之言也。”

赵瀚感慨道:“今年数省大灾总算是熬过去了多亏你左右腾挪。”

费纯无奈道:“只盼明年风调雨顺最好还不用打大仗。”

“风调雨顺不奢望不来数省大灾即可。”赵瀚对老天爷的期望值不高。

今天却是喜事中国的银元和铜币如果能成为朝鲜的纳税货币今后每年靠铸钱就能收入不菲。

而朝鲜君臣丝毫没意识到其中利害反而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毕竟把铜银运到中国换钱比直接在朝鲜国内铸币的成本更低。

(卡文明天再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