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667【殿试】
设置

667【殿试】(2 / 2)


李及秀也在旧榜那边呼喊:“我中了第四十五名!”

旧榜之下孙承恩不敢置信的看着榜单旁边的朋友纷纷拱手:“恭喜扶桑兄今日高中会首!”

历史上孙承恩是顺治朝的状元。

这一个时空孙承恩由于出身常熟大族被强行分家移民前往山东。他刚开始还抱怨谁知时来运转挨着年龄极限考上山东乡试如今又中了会试旧榜第一名。

几家欢喜几家愁没中会试的大学公费毕业生苦笑着离开现场。其实也没几个往届毕业生公费的很多都参加工作了。

真正人数多的是往届大学自费毕业生此时哭嚎声震天响。皇帝说了只有一次会考机会这次落榜就只能去考省府级别的吏员他们这种自费生连直接外放九品官的资格都没有。

说实话活该!

即便是自费生能从大学毕业的也不多。毕业好几年了还没被官府选用说明真的不怎么有能力。

而且眼光还高不愿主动去做事。

真正主动的自费毕业生早就直接去考吏员了。他们有大学生的身份升迁速度更快最早的一批自费生都已经有人在做知县了。

今后选拔官吏趋于正规化、系统化可不会再如此顺畅他们纯粹自己把自己给耽误。

又过数日中榜者前往紫禁城到承天殿参加殿试。

新旧两榜共二百人天还未亮就在大殿外苦苦候着。

张兆庸落榜了李及秀也没啥熟人。他这些天都泡在钦天院的藏书楼里并未受邀宴饮结识朋友。

终于有女官和侍卫在喊皇帝升殿旧榜第一名的孙承恩带着旧榜士子排队入内。新榜那边第一名叫做张守约却是个广东的小商人之子。

赵瀚想要提拔北方士子但新旧两榜会首祖籍全在南方。只不过孙承恩被强行分家被迫移民山东而已。

“拜见陛下!”

二百士子齐刷刷作揖按照名次排考试座位。

大殿是遵循物理规则的赵瀚的声音不大却能传到靠门的位置:“免礼都坐下吧。”

这两百人已经考上进士那就不用再玩新花样了殿试跟明朝一样只考策论。

李及秀很快拿到试卷:三月十五临策天下贡士。制曰:朕承天应民君此华夷亦既有年矣。夙夜持敬不敢怠恣一念在民欲万民皆有所得。今日之寰宇非同于往时。西有欧陆强番跨海殖民四海。东有广袤大陆地广且兼人稀。东西之间又有奥斯曼、波斯、莫卧儿皆庞然大帝国也。北方罗刹国已临北海之畔。此万世未有之大变局且问华夏中国当如何自处之?

什么鬼?

李及秀有些傻眼这题目实在太大是放眼全世界问中国该如何发展。

幸好他这些天都在读书若不是通读了四海图志李及秀都没法搞清楚罗刹国在哪儿。

就拿明代的科举来说虽然会试靠的是八股文但殿试必然考的是实际问题。

比如朱元璋的殿试就考过如何对付元朝残余势力状元卷给出的答案是屯田实边、步步为营。又比如杨慎中状元的卷子正值刘六刘七起义殿试考的是如何防止、平定民乱。

嘉靖皇帝有一次殿试更实在直接问怎么给皇帝理财原因是他的钱不够用了。

新榜会首张守约略加思索提笔就答:“臣对曰:三代之时天下即为中原。秦汉之时天下方为今之中国。而今之时天下必为四海诸国。何异也?上古三代舟车不便行百里便称远足;农耕不兴治万人已是不易。当今之世扬帆蹈海一去十万里经年可达也”

“譬如西班牙者欧陆小国殖民阿美利加擒土民为奴攫金银无数。又如荷兰者撮尔之邦以商为政临四海而称霸”

“我华夏中国礼仪之邦也自不与蛮夷相同。然不可不谋万世闭门九州而自大当放眼四海而治政。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化蛮夷以为国民。古之东夷、西狄、南蛮、北戎今皆为国人也”

“域外番邦不服王化者皆当教化之。去载兴师废琉球国而置县臣已知陛下之心也。此国君臣阳奉阴违上欺圣主下残黎民。我大同中国理当讨伐施仁政于其民此亦仁义之举也。百年之后琉球百姓便如古之夷狄蛮戎因教化而为我华夏子民”

张守约五岁开蒙读过几年私塾又读小学、中学、大学。再加上生在广东沿海长期听闻海外事情现在又经常看报纸了解国策。他的思路竟然跟赵瀚高度一致。

(前几天痛风手脚一动就疼。唉今后不能喝啤酒、喝肉汤不能吃海鲜、内脏、豆制品连小龙虾也不能吃。感觉人生失去了意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