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802【物议汹汹】
设置

802【物议汹汹】(2 / 2)


估计是发现《儒林拾趣》没有被处罚其他报纸和杂志开始跟风刊载类似文章。这些跟风的报纸有些是在发泄不满有些纯粹是为了销量。

毕竟反对女子科举才是当下的舆论主流报纸必须迎合广大读者!

一篇又一篇文章出炉来来回回就那几套说辞《易经》、《礼记》、《女戒》、《格位论》被反复引用。而且每篇文章必然引用“格位论”搞得赵瀚成了反对女子科举的急先锋。

刚开始只有报刊杂志在带节奏渐渐的民间议论也多起来。茶馆、酒肆、戏院、青楼、瓦舍……到处都在讨论此事而且舆论一边倒已经很少有人再敢公开为女子说话了。

东郊。

湖北富商冯泽亲自带着女儿来科举。由于过年之后才到南京贡院附近的客栈已经爆满父女俩只能租住城外的民房。

“唉英儿咱们还是回去吧”冯泽看着那一堆报纸叹息道“物议汹汹这摊浑水不能去蹚。”

冯顺英低眉顺眼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事实上父女俩都没想过要科举做官。冯顺英来参加科举纯粹是因为未婚夫死了有着望门寡的身份不好再找门当户对的好婆家。于是想考女进士不管能不能考上都能提升自己的身价然后再让媒婆去寻觅亲事。

这才是当今的主流绝大多数女学生读书升学都是为了找到好婆家!

一听说谁家的女儿考上了某某大学媒婆立即蜂拥而至。放在前朝这就相当于女举人。只要娶回家里不但传出去有面子而且今后生的孩子也更聪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用操心。

可如果谁家的女儿大学毕业还没成亲甚至要做官或者读研究生情况立即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嫁都很难嫁出去!

究其原因一是大学毕业年龄肯定偏大了十八九岁已经属于剩女;二是女子做官或做学问被认为是不守妇道娶回家里肯定不消停。

所以现在的情况很尴尬每年都有不少女子读大学。但这些女大学生基本在大三之前便利用寒暑假完婚毕业时清一色的已婚妇女。

还有更极端的完婚之后直接辍学因为不便再到学校厮混。万一回到学校发现自己怀孕了那真是百口难辩啊。明明是丈夫的骨肉偏有人说是在学校怀上的野种。

冯泽让仆人收拾行李正准备去退房冯顺英终于开口。

“父亲既然来南京了总不能白来一趟。”冯顺英心有不甘。

冯泽指着那些报纸:“乖女儿你也看到了。女子科举惹了众怒你要是做了女进士今后就更找不到婆家!”

冯顺英低着头说:“女儿的意思是既然来了南京便再等一些时日。至少……去礼部领了考票再走。”

“对啊!”

冯泽眼前一亮认为这是个好主意。虽然没有参加科举但有会试的准考证传出去也光彩得很媒婆可以拿着准考证去说亲。

这一届的会试女考生还不到十人。

被报纸舆论一吓直接就吓退一半。有的女考生甚至准考证都不领便提前离开了南京生怕被旁人戳脊梁骨。

报纸上的笔杖也完全打不起来。

确实有女子刊物但只小范围流传。名气大的才女能够声名远播也是靠才子们推波助澜。

现在这种情况很少有才子愿意发声。

女子写了文章辩驳也找不到报纸刊载。有报纸愿意刊载也都是些发行量不足的小报。

赵瀚的原意是让民间自己辩论。

现在这种情况让赵瀚非常失望。但他和《大同月报》又不可能亲自下场。

这咋办啊?

赵瀚叫来黄遵度:“传下去就说皇帝被报纸舆论影响觉得女子确实不该抛头露面。从今往后便连纺织工厂都不准再雇佣女子做织工。”

这个消息会让资本家们直接炸裂!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