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你好,1983
  4. 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设置

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2 / 2)


追随而来的自然也有不少花花公子诸如小李之辈。

他们是猎艳者同时也是某些人眼中的猎物比如那些尚未出名的女星望向他们的眼神都非常火热。

慈善拍卖在欧美这边十分常见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活动。

在庄园门口有侍者查验请帖刘青山他们才被放行。

庄园里面有专门的侍者引导泊车众人放眼望过去清一色全是豪车。

相比之下刘青山他们开来的两辆车就有点实在不入眼。

“老板你赚了那么多钱也应该买两辆好车不然会被别人笑话的。”葛瑞丝有点被刺激到了一下车就开始撺掇刘青山。

刘青山倒是心下坦然径直向大厅那边走去。

大厅里面舒缓的钢琴声还有华丽的灯光以及满场的红男绿女共同交织出所谓的上流社会。

刘青山他们一进门就吸引了不少眼球东方人的面孔在大厅里是非常少的。

而刘青山他们三名男子都穿着中华立领刘青山的俊朗李铁的冷酷李铁牛的强健都展现无遗。

尤其是三位女士刘银凤、黄月明和葛瑞丝都身穿旗袍在一干穿着晚礼服的女士之中显得极为耀眼。

刘银凤淡雅如菊黄月明如牡丹花开葛瑞丝热情似火很是吸引男士的眼球。

“刘这里这里。”小李的声音传过来刘青山他们便循声走了过去。

小李这货今天的穿着也非常正式:燕尾服、白衬衫、黑领结看着举止绅士气度高雅。

他礼貌地躬身:“三位美丽的女士你们今晚会被很多女性嫉妒的。”

这种恭维叫葛瑞丝立刻眉开眼笑至于刘银凤自然是不会当真的。

“刘你的这身衣服穿上之后也很有气质明天一定要介绍我也去做一身。”

小李瞧着刘青山身上的中华立领也是眼前一亮。

他们在这边谈笑生风却并没有发现在不远处的沙发上也正有一对华人老夫妇向他们望过来。

那位老太太满脸激动以至于从沙发上站起来的时候浑身都一个劲颤抖。

只见她伸着枯瘦的手指嘴唇哆嗦着:“像太像啦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淑英怎么啦?”旁边的老者连忙伸手将老伴儿搀扶住。

如果刘青山也看向这边的话他就会认出这位老者正是唐人街的那位杜伯。

杜伯此刻也有些诧异到了他们这个年岁早就看开了许多东西真不知道是什么叫自己的老妻如此激动。

老太太取出手帕擦拭着眼睛不知道是在擦眼泪还是想擦亮眼睛看得更清楚一些。

“那个女娃儿和三妹长得一模一样。”老太太的目光所向正是刘银凤。

杜伯轻轻抚摸着老伴儿的后背他能理解老伴儿的心情估计是看到了身穿旗袍的同胞这才感觉无比亲切。

他也向那边望过去看到刘青山不觉愣了一下然后脸上便浮现出笑意:

“淑英你先别激动我一会请他们过来陪你聊聊天。”

老太太点点头然后又使劲摇摇头:“我们现在就过去我能感觉得到那个女娃子和三妹肯定有关系!”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厅里面的音乐声突然停止随后几个人簇拥着一位白发老者走进大厅掌声也随之响起。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今晚的赏光。”白发老者就是今晚的主人弗兰克他的家族一直都是本州的王族出过好几位州长。

而他本人也是一位热心慈善的富翁所以在洛城很有人脉。

看到主人现身拍卖马上就要开始杜伯便扶着老伴儿重新坐回到沙发上。

弗兰克致辞之后便宣布拍卖开始一共分成上下两场中间的休息时间比较长则是给来宾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

这种慈善拍卖也不像拍卖行那么正规没有号牌什么的拍卖的款项也全部用到慈善事业方面。

拍卖师很快就展示第一件拍品是弗兰克先生提供的他年轻时候戴过的一只金表起拍价是一美金。

没错所有拍品的起拍价都是如此。

来宾自然很给主人面子很有秩序地出价最后金表以两万八千美金的价格成交。

一连几件拍品都是如此大多是名人用过的物品。

刘青山对这些东西可没什么兴趣不免有些无聊。

而就在这时候拍卖师的声音传进他的耳朵:“下一件作品是由杜云峰先生提供的张大千大师的画作。”

一听到张大千的名字刘青山立刻就精神了。

这一位是真正被外国人承认的大师级人物对国画在世界的推广起到巨大的作用。

和同一时代的毕加索一起并称为东西方艺术大师。

那是真正的大师国际画坛都承认的大师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的画家之中绝对是独领风骚。

在欧美各国张大师更是多次受邀举办画展许多博物馆都购买大师的画来收藏。

注意是人家主动邀请而不是像后来某些画家自己掏钱去国外办画展往脸上贴金。

因为张大师后期主要是生活在海外所以国内留存的多数都是解放前的作品那时张大师的画风还没有趋于大成。

而现在这副空山幽谷图则是张大师晚年的泼彩作品气势浑厚意象万千。

“十万。”刘青山抬手示意一下直接就出价十万这也体现对大师的尊重必须的。

话音刚落旁边就有人跟着叫价:“二十万。”

刘青山听着这声音觉得有点耳熟好像以前在哪里听到过。

于是他便循声望去只见那边站着几名穿着西装的人同样也是亚裔。

而为首的那个年轻人也正向刘青山望过来目光中带着几分得意以及几分挑衅。

刘青山也不由得心里一沉:那个年轻人赫然正是三井财团的三井木。

这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