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3023章遭遇之战和遭遇知战
设置

第3023章遭遇之战和遭遇知战(2 / 2)


……

长安。

庞统眯着眼看着最新来自于河东的信报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便是将信报交给了斐蓁。

斐蓁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装模作样的看起了河东的信报。

『庄、人、马、械、训?』斐蓁点着头『这倒是有几分道理……』

庞统笑了笑『哪里的道理?』

斐蓁一愣指着信报说道:『这司马仲达所言……莫非错了?』

庞统点头很干脆的说道:『错了。』

『啊?』斐蓁瞪圆了眼。

庞统笑道:『这要是司马仲达衷心之言那么此人也就是如此了……若是有意误导些愚钝之辈……倒也有些意思毕竟似似而非……呵呵……故而世子所言有几分道理倒也切中之要……』

斐蓁顿时觉得好受多了矜持的点了点头但是很快就往庞统之处偏了偏『那么这……关中与山东之优劣……究竟是什么?』

庞统微微仰头『优劣……其实有很多很多而且某也不过知晓皮毛而已若是说精通此事还是主公方可称明察要害普天之下莫出其右。某就说这司马五胜之言这头一个字就是错了……司马言关中以庄合胜屯散然实际庄合之重者山东甚利于关中也。』

『啊哈?』斐蓁愣了一下他原本以为庞统说司马懿的言论有错误只是某些问题上有偏差但是没想到这偏差竟然是这么大是完全相反的!

『为上者当明利害。』庞统微笑着说道『若是偏听偏信何可为信?曹军号称百万可信之否?曹军进军上党之兵实则一般……此乃田忌赛马也……』

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那自家的脑子呢?

斐蓁肃然而道:『受教。不过这……庄屯之言究竟为何?』

庞统点了点头说道:『光武之后大汉之弊便为山东弃商鞅而类齐鲁是也。商鞅之法乃法殆于民而齐鲁之亡亡于田氏也。人有欲衣食温饱皆大欲也。主公如今行法于关中类商鞅又非商鞅其要便是制人欲而统之散而集之上有纲目下有欲足此法乃新法主公未言名之某亦深以为然。法可法不可名法可谓时法也。』

『因时而变因地而变。若以名法便为死法。』庞统说道『此乃法制之要也。山东之法实为庄园之法。地方豪强聚地为利以抗衡朝堂。光武以地方豪强而立国二百年矣今山东豪强之胜莫过于曹氏……故而司马之言庄合屯散之语乃颠倒乾坤混淆黑白也……』

历史总是螺旋式的上升从西汉到东汉实际上是有了一次大规模的历史发展的倒退。

春秋时期周王朝实际上就类似于中世纪的大封建领主是大庄园模式对于民众的剥削和压制阶级的固化和统御是非常重的血统论和知识垄断是春秋时期的主流而到了战国时期许多人不满意阶级的固化开始抗争和推翻腐朽的血统老贵族也才有了最彻底的打破阶级固化的商鞅变法。

二十爵位不论出身不看血统任何一个秦人都有可能获取爵位提升阶级这就使得所有的秦人顿时爆发出了超出寻常的热情。但是商鞅变法就是一定全部都是好的?

并不是。

所有的律法都是阶段性的利好。

如果有什么律法在几十年都没有进行过修正那么一定就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因为社会整体是会发展会变化的原本商鞅的利好爆发出了秦国无比的生产力积极主动性但是在秦国后期就出现了各种问题而秦始皇没有察觉到这一点而秦二世又是昏庸无能于是秦国就死了死在了这个被养得越来越大的欲望上。

『春秋之时天下为一庄尽归于姬氏。』庞统缓缓的说道『然战国一分为七。秦一统统御之道与周时所不同也同文同轨同律此为尚上之御而民乃分治也天下分九州。光武而后一十三州……世子可知如今川蜀之地南中建宁一分为三……此为何也?上当御统民当治分是也!』

东汉是历史上生产力发展倒退的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东汉的大地主阶级复辟了。地方上的宗族教门等形成了庞大的体系结构只是追求个体的利益和中央集团的整体利益相互违背产生出绝大的认知偏差。甚至有人有地方开始觉得自己对于国家贡献巨大所以理所当然应该是国家老大其余的其他地方的人都是乡巴佬下三滥一样。

至少当下冀州豫州的人就是这么觉得的。他们觉得是他们为大汉国贡献了绝大多数的赋税而西凉北地天天都在吃财政饭年年都伸手要钱这样的穷亲戚乡巴佬又有什么用早切了丢出去早好!

因为东汉的庄园经济体已经形成这种依托在小农经济之上形成的庄园体系甚至可以和国家体制割裂而开完全不需要国家的统筹安排自给自足……

不要小看这『自给自足』四个字一旦形成就对于企图挟制者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律法跟上旧体制的崩坏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庞统看着斐蓁的表情忽然笑道:『世子别又想差了!须知法无善恶!所谓恶法乃不利于此非不利于彼!商鞅之法利于秦初而不利于秦末!故而商鞅之法善乎恶乎?山东之庄园利于光武不利当下!关中之法利于当下可利将来乎?』

『这……』斐蓁愣了半响『这……这……』

庞统语重心长的说道:『世子当谨记绝无万世法……为上之要便是法当下!知晓当下之弊法而制之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循序渐进法而后法。法于吏先吏而法之……此乃主公之言某也不过是知晓些皮毛而已……』

斐蓁就觉得头一圈圈的变大似乎明白了一些又像是什么都没能明白。

庞统呵呵笑了两声『这便是主公天纵之资也……世子若是可得七八分便是可制天下无虞也……』

斐蓁顿时颇为自豪的挺直了腰『是谨受教!』

山东和关中其实自身的问题都非常多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好或是一个坏就能总结出来的。单独就其中一个问题的结论就表示可以知晓所有的利弊就决断出谁好谁坏一言而定论无疑是一种智商不够混沌来凑的愚蠢做法。

后世很多杠精或是女拳什么的动不动就抓一个点然后就开始一杆子打翻一群人谁都知道这样言论肯定是不对的可偏偏就是有杠精或是女拳这类的人大行其道。无知者无畏大概可以是这些杠精或是女拳的写照以点盖面以偏概全偏偏还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混淆是非批判这个指点那个……

后来封建王朝也是在这些问题上重复犯错比如在大明时期江南一代就认为他们为了大明贡献了非常多然后抱团以江浙一代的文人为首和大明朝廷中央抗衡大肆鼓吹清流以文笔篡改是非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对于宦官众之中的恶人不遗余力的批判叱责但是对于其中有类似于郑和之类的宦官则是视之不见一句话都不说。

这些人撕毁焚毁了真实文献否认全国其他地方给与江南的支持认为江南不需要其他穷亲戚的帮忙他们最优秀可以做得最好结果发现他们实际上抗打击能力非常差等到了江南大乱的时候还企图篡改数据等到最后实在是瞒不下去了才闭上了指点其他穷亲戚的嘴……但也就是闭一小会儿……要相信杠精的本性难改毕竟杠精永远不会承认错误也因此练就了绝世的厚脸皮。

对了再次强调这都是指大明时期……

而现在庞统就在利用这一次剧烈的关中山东冲突在战争当中让斐蓁学习和领悟究竟双方各自有什么优劣其产生原因是什么又应该怎么去解决……

斐蓁问道:『那么这……司马氏之言其中那些是真那些是假?究竟要怎么看?』

庞统微笑着说道:『若是仅问司马之言么……倒过来看倒是差不多的……』

『倒过来?』斐蓁皱眉思索。

两人正说话间便是有脚步声急急而来。

『报!』一名传令兵到了堂下呈上了一封密函『大理寺卿司马有密函至尚书台!』

庞统接过了司马懿派人送来的密信查验了火漆之后便是拆开一看不由得笑了笑『果然如此……司马仲达这是在用策……以诱山东是也……』

(本章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