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1089章 教化胡人的温吞水
设置

第1089章 教化胡人的温吞水(2 / 2)


快的话一代人慢的话两三代人就足够改变一个民族的习惯。就像是有人说华夏从竖排文字改为横排文字便是杠精的根源发端一样从习惯点头到习惯摇头也不知道是一种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倒退?

不过从现在的第一批回馈来看效果似乎还算是不错。

荀谌微微歪了一下头似乎琢磨着斐潜简单话语当中的哪些未了之意旋即点点头表示认同并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深究而是继续批复桌案之上的这些行文来。

过了没有多久荀谌忽然轻笑了一声然后将手中的竹简扬了扬说道:“君侯有人进言表示既然胡人可获进学开蒙之机汉人更应如是……”

斐潜听了挑了挑眉毛放下了手中的行文说道:“是谁?”斐潜原先就有预想到在开始胡人教化之后便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反馈但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王凌王彦云现任阴山甲字三号村寨教习一职……”荀谌翻看了一下落款念道然后停顿了一会儿忽然想起点什么继续说道“这个王凌王彦云似乎是王司徒之后……”

说其来这个王凌也颇有意思作为王允的族人竟然不怎么爱好功名就喜欢埋头在经书之内导致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没想到这一次斐潜提出招募教化胡人的教习王凌倒是来了兴趣否则按照太原王氏的声名混一个普通郡县的官吏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哦?”斐潜点点头然后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个暂不批复先搁置一段时间再说……”

虽然斐潜早有预案但是对于这个时期任然不能表现得太过于急切。

温水煮青蛙才是最好的。

科学证明当水温升高的幅度极小小到不易察觉的那种别说是青蛙就算是人在达到临界温度之前都未必能够逃离危险。

汉代的士族世家斐潜并不想一下就将水温升得很高甚至在有些时候斐潜更想表现得不是他在带领着世家走而是像被世家士族推着走……

当然动力是世家士族来提供的方向就要由斐潜来说了算。

因此这个事情还需要放一放发酵一下再说。

荀谌点头应下然后若有所思的看了斐潜一眼旋即默默的将王凌的建言放到了一边……

“对了……”斐潜忽然又抬起头来说道“……让人去请一下匈奴单于於夫罗听说这段时间他去了桢林是吧……这个事情既然有人反对了某这里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这个於夫罗怎么也要表示表示一下吧……”

“……”荀谌瞪大眼愣了一下旋即点头应下。

………………………………

“……征西将军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了点啊……胡人么多少教一点礼仪便是了懂得应对也就罢了何必如此认真……”

“……谁说不是呢?这胡人有什么好教的教来教去还不是一股腥膻的味就算是隔着一两里都能闻得到!你说说这样的胡人就算是教又能教到什么好的?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多教些自家的汉人才是……”

“……听闻有人给征西将军谏言了说是应该更重视汉人而不应如此偏袒胡人……但是没了下文……现在这也不知道是征西将军没看到呢还是……”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对于胡人和汉人的教育问题就成为了平阳城内的人员津津乐道的新鲜话题。

从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对于这个胡人教化将信将疑到现在抱怨胡人和汉人待遇不平等的许多人不知不觉当中眼睁睁盯着强盗汉人也是要享受这样同等的甚至要更好的待遇的时候却忘了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

原先是什么都没有的……

知识原来是密不外传的。

虽然孔子开创了教授的先例也因为这一件事情成为了后世许许多多儒家学子歌功颂德的伟大功绩但是在汉代许多知识还是从上古先秦时期就保存在世家士族的手中一代代的传授下来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当下汉代对于知识方面的守护其实也不能说是世家士族的不是。毕竟这些知识是从周朝的时候就开始是古贵族和士大夫他们一点一点的辛辛苦苦的积累起来作为整个家族的基业想方设法千辛万苦的传承下来。如果不是这些世家士族华夏有可能就会像现在的胡人一样没能够积累多少文明下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世家士族对于华夏文明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多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原本周王朝的那一套模式已经完全跟不上了时代的变化因此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开创性的将全国分割成为郡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封建体系架构。

虽然秦末汉初很多古贵族表示郡县制度简直不能忍然后推翻了秦朝但没想到的是刘邦这个家伙也不知道是懒惰还是真心觉得郡县制度不错居然就这样沿用下来直至如今。郡县制度再增加了区域集权政府的掌控之后明显是更有效的促进了经济和发展所以汉代才能在秦朝的基础之上持续了三四百年。

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变化人口的增多经贸的发展曾经一度是整个社会的领头人的世家和士族却在不知不觉阻碍着整个社会的前行。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知识的普及。

社会要发展那么相对的分工协作便会更多需要更多的人员至少要懂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对于教育制度的需求就越高但是因为世家士族对于知识的相对壁垒导致普通的民众无法接触到一些最为基础的知识。

再加上因为从汉代的儒家天人感应的理论提出虽然加强了皇权但是也同样导致皇帝进一步的神秘化拉大了普通百姓的距离。后世的皇帝为了保持这样的神秘感和距离感甚至不惜采用各种愚民的政策进一步导致民众获取知识的难度。

幸运的是现在还只是汉代儒家还没有发展到那么强大。对于学宫甚至是像斐潜这样以教化胡人为名头开办学屋的行为还没有意识到这将对未来有怎样的一个变化……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