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1297章 恒产和恒心
设置

第1297章 恒产和恒心(2 / 2)


“先秦之时律法森严平授耕田惩戒恶族为何各地皆反?光武之前新朝王田均分地亩为何风云突变烽烟再起?”斐潜望着帐外缓缓的说道“文帝时期《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一时鸿文亦有平均耕地增民恒产之意天下皆赞为何最终腰斩东市?七国之错乎?晁公之错乎?”

赵云默然无言良久才说道:“那么主公当有何策?”

“天下之法皆无定数彼时之良策今日之毒药当以时俱进……”斐潜忽然笑了笑说道“不可拘泥于一时也亦无可法万世之策。”

赵云瞪着眼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倒不是斐潜有意忽悠赵云只不过这个土地问题当下确实是有些难处理。

打土豪分田地?

别逗了。

一个制度要使用是需要社会具备一定条件的而汉代完全没有这个条件更何况打了土豪也未必真的分了田地。

土地这一件事情就算是到了后世依旧没有办法妥善的去解决他斐潜又能有什么办法立刻就能在汉代可以实施一个可以传承千秋万代的方法?

其实在孟子的恒产论的体系当中孟子也没有让百姓拥有自己的田产的意思而是想要恢复春秋战国时期的井田制度。

井田制土地是国有的只是把土地分给直接生产者固定地占有和使用而已。

孟子所维护的是希望统治者要保证小农经济的百姓一定的生产资料而已并非真的要让百姓有“恒产”在孟子看来有固定产业的人思想稳定没有固定产业的人思想不稳定这些思想不稳定的人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这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土地这个玩意从当华夏统治阶级意识到了其可以重复获取产出之后便立刻将其收进了后宫从来不允许普通老百姓染指半分。但问题是如果完全从百姓手中剥离了土地难免就生出不少事情来……

有一句话流传得还是很广的饱暖思**这句还有下半句饥寒起盗心。人是不能穷的穷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偷窃更是小事。况且就一般人而言因饥而偷些食物什么的似乎也不是什么大罪过。

因此华夏统治者创造性的发挥智慧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割开来形成典型的封建社会的最基础的设置天子拥有天下的田地但是将使用权转派给封臣然后封臣再将其授予农夫百姓耕作平常老百姓所在市场上交易的并非这个土地本身而是这个土地的使用权……

然后这样的方式方法甚至延续到了后世。

“若民无恒产必然生乱此事某亦知之天下士族多以经学传家又岂能不知?”赵云皱着眉头显然很是不解“若知之为何不为之?若不为之如此经学又有和用?”

“正所谓知易行难啊……”斐潜也是点点头感叹了一声。

别说汉代就算是后世也是如此。

房地产绑架地方经济拖垮实业发展吞噬百姓积累的财富难道大家都不清楚?

斐潜到了汉朝之后在睡梦当中有时候还会梦见到了还房贷的节点的时候结果卡里没有钱还不上款项的场景急醒之后坐在床榻之上也不由得感叹后世的房贷给予他的压力是多么的惊人。

当然在后世也有不少人叫嚣着不要买房说着房奴的这个那个不好不如租房云云……

然而仔细看看那些叫别买房的都是些什么人?

这些唱着高调的人他们的家庭背景、账户余额和社交圈子给了他们就算住一辈子酒店也不会没有安全感的底气他们需要担心个人落户问题吗?

需要担心孩子的入学问题吗?

需要担心置办大件的话搬家累成狗吗?

需要担心被房东以各种魔幻的理由扫地出门陪着一堆死沉的家具站在路口不知道去哪里过夜明明自己规规矩矩按照合同办事却因为每天还要上班每个月还要等发钱支付不起最低的维权成本而选择打落牙齿和血吞吗?

所以这些无需考虑各种问题的人才会觉得后世华夏人争破头掏空了口袋也要当房奴的行为简直就是沙壁当中的煞笔。

普通的老百姓不都是傻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better和best这两个选项大多数人甚至连good这个选项也没有只能在bad、worse和worst之间反复权衡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而已。

所以斐潜便只能在不多的选择之间权衡利弊选择吞没那些无主的逃亡和反抗的士族豪右土地以此来分发给流民、百姓、以及那些跟着斐潜一起拼搏的兵卒和士族子弟。

严格上来说斐潜当下的重新建立军功、爵田等等制度对于土地所有权这一项对于“恒产”这两个字实质上有天翻地覆的改变么?

很遗憾并没有。

但是在现在这个阶段建立一个相比较合理的比现阶段更加改良一些的土地转让制度让百姓可以表面上拥有“恒产”更长一些的时间必然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后续的经济发展。

因此就算是明知道实际上是假的恒产依旧可以像后世的“恒产”一样给予老百姓一定的安全感维护社会的稳定。

“恒产”必须要有。

也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至少相对来说稳定一些的社会资源再分配的政治结构体系否则依旧会走入战乱的轮回。

更何况现阶段努力增加一些农牧业的产出也有助于华夏之人在小冰河时期可以挨过更长的时间不至于像历史上那么的悲惨因此现阶段充分的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动农桑技术的传播也就成为了斐潜整个计划当中的一个环节。

而且对于阴山的胡人来说有恒产方有恒心的理论其实也是适用的……

“天下之事有知易行难者亦有知难行易者唯独恒产之事知其难行其亦难……”斐潜笑笑说道“民需恒产乃有恒心天下方可定。吾辈之人只能是借鉴前事之师纵然遍地荆棘亦需砥力前行而已……子龙可愿助某一臂之力?”

“主公之愿便是云之所向!”赵云离席而拜声音朗朗。

斐潜连忙上前将赵云扶起拍了怕赵云的肩膀赞赏宽慰几句之后然后说道:“汉人恒产胡人亦是……某有一策子龙不妨领一只前军去高奴左近因势利导……”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