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1732章 青龙寺大论
设置

第1732章 青龙寺大论(2 / 2)


随着周边钟鼓齐鸣代表着这一次的“纯民间”的学术研讨大会正式开始庞统也不由得有些气息紊乱了些呼出一口长气。

反观郑玄当他走上高高的讲台的时候看起来倒是一点都不紧张。

易经在后人眼中似乎差不多等同于封建迷信但是实际上易经不仅仅是一个用来占卜的作用同时包含着许多哲理思想。

正坐之后郑玄微微咳嗽了一声便开口说道:“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圣人之言之意其皆不可见乎?非也!故而又有云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今言《易》便由于此也……”

“《易》之为名也一言而函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故系辞云曰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之不可见则乾坤或几息矣……”

和普通宣讲的时候不同郑玄一开场就走向了更高的层面并没有像是平常授课一样对于字句有做什么阐述和解释反正就像是高端的学术报告会台上大佬又讲又画搞了一黑板听得懂听不懂全靠各自造化的类型。

不得不说郑玄对于易经的理解是有着相当的水准的但是郑玄也脱不开时代的局限性一开篇便是采用了《周易乾凿度》之中的话语虽然加以引申然而《周易乾凿度》其实是《易纬》当中的一小部分。

之所以说一小部分是因为纬书从西汉开始到了东汉现在已经是包罗万象什么都有不仅仅是《易纬》、《尚书纬》、《诗纬》、《礼纬》、《春秋纬》、《乐纬》、《孝经纬》等算是正儿八经的经书纬还是像是讲老子的庄子的甚至讲尹公的讲刘向的都有……

谶纬一向是不分家的。

到了西汉末期谶纬已经是非常流行了王莽曾经召集大批精通“天文图谶”的人“记说廷中”为自己篡位打基础而光武帝刘秀更是利用了图谶兴起甚至在得了天下之后依旧采用谶纬来决定一些纷争和犹豫不决的事情。

不过么华夏永远都有聪明人。或者说全世界都差不多。就像是有人搬来罗汉做旁证就有人想要搬个菩萨来后来连佛来也不够了还要请上古佛……

刘秀利用谶纬兴起也就产生了一些人利用图谶来和他对抗比如公孙述据蜀与刘秀对立就曾自造谶语来同刘秀斗争。为此刘秀于中元元年“宣布图谶于天下”就是把图谶书的定本公诸于世同时下令不许再私造和妄改图谶犯禁者死。

刘秀的本意或许是想要接这个名头将谶纬结扎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反倒是他将谶纬公布之后谶纬之学在东汉时期更加兴盛凡是博学的人都必须通晓谶纬之学谶纬被尊为“秘经”号为“内学”具有神学正宗的权威性甚至用图谶来正《五经》故谶纬之学如日中天盛极一时。

庞统在坐在一旁神色没有什么变化似乎听得很认真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心中则是盘算开了。

因为谶纬的特殊性所以斐潜的一些想法和行动目标很多事情只是在小范围内知晓就连宣称要什么“求真求正”的司马徽也只是知道其中的一小部分更不用说才倒了斐潜这里没多长时间的郑玄了。

斐潜其实是反对谶纬的甚至不只是斐潜还有很多人也都知道谶纬这个玩意么并不怎么样但是天下大多数的人大多数的民众都是不听“你认为如何”而是要“我认为如何”所以谶纬依旧是当下的潮流。

所以郑玄采用《周易乾凿度》之中的话语来作为自己的易经立论基础也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郑玄的“易之三义”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运用上都是一次极大的进步初步蕴含了一些矛盾对立和统一概念了。

不过么这样还不够。

斐潜让庞统来当然不是让庞统只是坐在旁边听。

这一次青龙寺大论首先要破的自然就是由谶纬演化出来的各种问题而易经作为众经之首自然是首当其冲。

庞统招招手叫来了诸葛瑾然后低头吩咐了几声诸葛瑾一愣不过也很快点了点头静悄悄的退下去安排了。

庞统皱起包子脸捧着肚子笑眯眯继续听。

“易简而天下之理也。非天下之至变孰能与此。”郑玄继续说道“易定则天下乾坤定矣。管者统也德者得也道者理也钥者要也。言易道统此三事故能成天下之道德亦言包道之要籥也……”

郑玄毕竟年岁大了一些讲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算是结束了易经的立论开场然后下了讲坛略作休息。众人也纷纷就像是后世电视连续剧的广告时间一样开始走动的走动放水的放水嗯应该称之为更衣。

大概半个时辰郑玄重新上了讲台开始接受台下众人的提问在前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之后站在一侧的礼官接到了下一个问题愣了一下朗声而宣道:“《周礼春官》有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敢问郑公易者连山归藏皆为圣人所著又于孔圣之前何不得传盖因缪乎?抑或人乎?”

这个问题么就像是突破沸腾点的那一把火顿时让整个会场都喧哗了起来。

和以往的提问环节不同并不是郑玄在台上指也不是台下站起来问而是先发下去纸条然后有人专门在场中收集然后递交到一侧的礼官之手……

《易经》只是一种统称。

上古有《连山易》也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之中据传为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连山》以艮卦为首卦。

而《归藏》么也是传说中的古易书为夏商所使用以坤卦为首卦故名为归藏。

《周易》是周文王在前圣的基础上演绎演化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加上卦辞、爻辞即后世易经的版本就是以乾卦为首开篇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后世之中《连山》、《归藏》在魏晋之后下落不明几近失传。不过汉代还存有《归藏》和一部分的《连山》收藏在兰台和太卜之中后来这些兰台当中的书籍有很一部分到了斐潜的手里虽然不是全本但是也让斐潜有机会看到了其中一部分的内容。

郑玄心中一跳目光不由得往台下庞统之处瞄了一眼。

“求真求正”么这前几天郑玄才称赞过的求学精神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到了自己头上。这个问题自然也就是属于求真求正的一部分虽然表面上是从场中收上来的若说台下的庞统没有动什么手脚简直就是侮辱郑玄的智商。

庞统也看着郑玄笑眯眯的摆出一张黑包子脸心中暗自发笑“哈郑公这个表请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你以为我是针对你么?呵呵……”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