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坛拜授
设置

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坛拜授(2 / 2)


同时勋爵体系又可以反过来制约王爵和侯爵体系毕竟勋爵体系的之中的人才是最多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勋爵群体都是以国家名义进行发放所以只有这个国家在勋爵体系才能存在就像是后世最不希望服务器关停倒闭的自然就是又肝又氪的普通用户……

王爵就不说了没有实权的王爵基本上来说也就断绝了造反叛变的可能性。

侯爵之中能造反叛变的多数都是在军中形成的上下级别稳固的纽带关系而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派别关系多半是因为封建王朝当中将军多半对下属有极大的奖惩权限所导致的。而如果说登记核查制定下发奖励的并不是统帅军队的将军本人那么统帅将军还能有条件造反么?

就像是当下骠骑军中但凡是兵卒都知道脖子间悬挂的铭牌用来记功功勋满了什么标准去找军功官登记换取田亩或是钱财都不必通过统帅批复就可以获取。统帅的将军更像是服务器当中的gm虽然掌控军中军法雷霆万钧也可以刷怪刷装备什么的给玩家一定好处但是要是被审查出来追踪到了数据甚至是说要鼓动一帮玩家跳槽换服务器……

那就呵呵了。

当然这个爵位体系的工程量也不比反腐工程小多少只不过有这样一个方向总比什么方向都没有乱走一起要好得多。

而这些爵位的礼制标准日常生活待遇乃至于抵罪等等细则就是斐潜下一步可以交待给儒生去完善的事情了。

儒家不是最擅长『礼』么那么制定以及教化这些『礼』就是儒家当仁不让的主要职责了还用得着担心儒家子弟闲着没事干乱琢磨什么谶纬之言?这么庞大的摊子要细化稳固下来并且不断补充修缮并且宣扬教化就足够儒家忙活的了。

然后从原本士族子弟当中儒家体系之内再剔除出来一部分人类同于徐岳那样的专门负责审计核计在民则是审核民生在军则是审核军功实际上就基本等同于担任了监督检察的职责。

最后再加上军中退伍下来的人员担任地方武警按照制定出来的『礼』根据审核出来的问题行使抓捕刑罚等等权限将地方士族宗族的执法权剥离开来那么也就基本上搭建起在封建王朝之下的三权分立体系了。

虽然有些理想化但是这也是斐潜所能想到的最为适合华夏封建王朝的分权制度了而且这一套的制度如果真的建立起来斐潜觉得远远比杀男人捅女人或者反过来多少是高大上一些。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其实有一定的规则从某个角度来看反倒是公平的。

最怕就是明明有规则但是有人破坏了之后并没有得到惩罚这才是祸乱的根本。就像是排队等公交如果是有人可以随意插队不受惩罚那么之后还有人排队么?当行善的成本远远高于行恶的成本的时候整个社会还会向善么?

华夏封建王朝历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搞什么『法不责众』『众人』犯法就不叫犯法了?假借『众人』之名行个人私欲的历朝历代还少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法不责众』呢?还不是因为屁股坐在士族世家的基础上这些把持地方聚集人口的士族大姓自然时时刻刻都是代表着『众人』『法』又如何能责到这些人头上?

儒家之所以越往后越发的表现混蛋就是一方面制定各种礼法然后一方面又想要将自己从这个礼法当中摘出去免除各种惩罚于是乎就整天捉摸着设些后门钻些空子什么的再将孔子等所谓圣人招牌挂在那些被这些人钻营出来的窟窿外遮羞最终便是国家大坝轰然垮塌这些家伙又树倒猢狲散的去找下一家。

规矩和遵守规矩同样重要。

太兴三年七月初五诸事皆宜百无禁忌。斐潜带着大臣们登上了龙首原拜将坛开始正式授拜分封诸位将领也代表着斐潜推动爵位改革的第一步在一干众人的兴奋之中悄然前行。

先举行的自然是对于天地的祭拜对于天子的致敬。皇权么还是有必要维护的至少在面子上这不光是针对于天子刘协而是关系到对于整个国家的认可度。至少在现在维护大汉的形象远远比诋毁大汉要更容易让一般的百姓接受。

献祭天地天子的仪式之后战鼓隆隆而起军中号角手站在拜将坛之下在鼓声当中举起号角一同长鸣。

六十四名由长安士族世家良家子以及守山学宫学子共同组成的队列在祭坛之下广场中迎风而立高声吟诵: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台下正在队列当中张辽闻声不由得浑身一抖忍不住也仰头用着略显得有些嘶哑的声音和唱道:『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赵云看了看张辽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微微垂目神色也是略有变化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

汉乐府战城南是绝大部分士族子弟都学过的甚至军中兵卒多少也有学过此时此刻也都纷纷应和起来『水声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一时间声震四野其声悲切壮烈滚滚如同雷霆。

早一些的时候斐潜用的是先秦的那个『同衣同袍』作为祭奠阵亡将士的曲目但是后来有人谏言不妥最终便换成了汉乐府《战城南》。

在祭坛前方广场之上战城南乐曲渐入尾声随着最后一句『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三叠而尽鼓声再变然后号角手退下钟磬丝竹等等加入了进来而六十四名的舞者也在钟鼓乐曲之中开始进退变幻了起来。

今日用的便是黄月英当日决定的帗舞。虽然是小舞但是当六十四人一同舞动的时候尤其是其中十六人高高举着镶嵌了黄金玉石悬挂了五彩丝绸的长柄木帗挥舞起来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还是相当的绚丽多彩引人注目动人心魄。

整体整齐度么大体上还算可以。

斐潜站在拜坛之上居高临下自然看得清楚毕竟是以良家子组建的临时舞者队列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打磨到了这样的程度也算是不错了。

帗舞的华丽多变将原本祭奠将士亡魂的悲伤调和了一些待到帗舞结束之时伴随着钟鼓再一次的轰鸣祭坛上下左右一同高喝出大汉开国皇帝的那三句著名词章代表着拜封仪式正式开场!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三句但在重复了三次的叠唱之下又是有雄浑的钟鼓伴奏磅礴气势冲天而起震慑四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