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1980章文以明道,敬以知微
设置

第1980章文以明道,敬以知微(2 / 2)


陈群回到了暂时落脚的驿馆之中的时候依旧有些浑浑噩噩他脑袋之中就像是被那块玉石给堵上了一样坚硬且顽固的卡在大脑里边使得脑筋难以转动起来。

斐潜的态度很暧昧就像是陈群现在手中的玉石一样它可以称之为石头但是它被挂在了儒家的君子身上之后又绝对不是简单的石头了。斐潜的话也是如此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讲的那就是屁话陈群完全可以不用去特意思索和理会但是现在屁股底下的东西决定了讲得即便是屁话也需要陈群好好的闻一闻其中有没有特别的一些信息素夹杂在其中……

是的按照常理来说这一次的会面很怪异。

陈群相信不管是斐潜还是鲁肃都明白这一次会面是为了解决荆州的问题但是就像是大多数的谈判一样直接出价讨价还价的是在市坊之中的下里巴人才干的事情。陈群以为应该是更文雅更隐晦的表述并且做出相应的妥协最终达成一致但是完全没有想到最终只是带回了两块玉石不是一块玉石一块玉印。

这个时候陈群才发现他竟然没有去看一下玉印雕刻的具体字样是什么连忙取过然后翻转过来但是细长扭曲的篆体并且还是反刻的使得陈群并不能立刻知晓到底刻的是什么只是认出了第一个字『文文什么……』

毕竟陈群也不擅长雕刻平常也很少接触反刻的篆体因此陈群只能是再次起身在玉印之上沾了些墨然后印在了纸上……

『文以明道?』

陈群看着拓印出来的字迹沉吟着几乎是下一刻就联想到那么鲁肃的那一方的玉印是什么?是『敬以直内』?还是『敬以知微』?

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啊……

要不要去问……算了陈群立刻断绝了这个念头因为他也一样如果鲁肃会想要知道陈群的玉印上刻的是什么陈群也肯定不会说的。

那么只能是猜测了。

这有点意思。

陈群微微笑了起来这才像是骠骑么……

文以明道早在战国时《荀子》中已露端倪。而荀子么以身具备天道自然和帝王之术正好又符合于当下的局面。

天、天命、天道的问题在汉代一直都是一个很大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孔子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而在孔子之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相互贯通获得存在的支撑另一方面又将『天命、天道』义理化、价值化。

但是荀子走出了和孔子有些相同又有些不同的道路。荀子虽然也讲『天命、天道』但是荀子更讲究的是『天道自然』和『制天命而用之』!

因此骠骑将军用这个玉印刻上了这四个字来送给陈群其背后的意思自然是可圈可点了。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肃鲁子敬的那一块玉印上应该刻的是『敬以直内』罢?

这个骠骑!

陈群吸了一口气他忽然想到了许多事情相互碰撞在一起然后站了起来在堂中转了两圈这种明明察觉了一些东西却无法明晰的感觉让陈群很不舒服甚至让陈群想到了要去和郭嘉再谈一谈……

但是陈群缓缓的又坐了回去然后重新把玩起了玉印来他不能表现得这么急切至少不能让人看出他的急切来。

君子当有静气就像是玉石一样沉稳有度。

于此同时鲁肃自然也是在把玩着手中的玉石。

对于骠骑将军斐潜亲自推销玉石的事情鲁肃并没有像是陈群那么觉得诧异这自然和陈群鲁肃之间的出身有关。

陈群是颍川望族简单来说就像是后世某些城市里面地主大户就算是什么都不干光出租房屋都可以悠哉闲哉也就甚少去琢磨一些经营投机之道毕竟没有那个迫切的需求。而鲁肃则是豪族而且鲁肃幼年丧父是由其祖母抚养长大所以鲁肃危机意识更强也比较容易去接受一些新的变化和事情。

同时江东也确实是缺少玉石并且江东士族也不愿意承认他们的『君子』程度要比冀州豫州的人要欠缺一些什么的就像是后世许多『名媛』即便是拼单也要维护自身的高雅形象一样江东士族的子弟也需要玉石来衬托自己的品德。

所以搭建一条玉石的贸易路径这对于鲁肃来说或者对于江东来说没有一点问题。同时商贸的建立也可以标明斐潜暂时对于江东并没有太多的恶意或者说暂时不想表现出恶意来这无疑让鲁肃放下点担忧至少比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种半警告式的会谈要好了许多。

毕竟孙权这个人做过不少的事情鲁肃原来以为骠骑可能不知道但是现在知道骠骑可能多少知道亦或是知道了却装作不知道但是又不想让江东的人认为完全不知道所以借着周都督之事表示当想要知道的时候就肯定能知道……

这样一来问题就是这四个字了。

『敬以知微?』

鲁肃自然是知道其出处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凡读过一些书的人都知道这个出处究竟是何处但是重要的不是出处而是骠骑用这四个字来指代什么?

鲁肃认为这四个字当然不是骠骑为了来嘲笑或是讽刺鲁肃自己的因为这样做毫无意义鲁肃也不会因为区区讽刺和嘲笑就发怒或是改变一些主意。对于鲁肃来说他觉得若是需要发怒则是因为那个时候需要发怒而不是因为个人的情绪就像是平常的时候鲁肃都装作稍微迟钝一些稍微傻一点这样更容易让人忽略他的体型并且不容易引起他人的警觉一样。

但是只有鲁肃自己知道若是他愿意他也可以像是战士一样用敏捷的动作和猛兽搏杀须臾之间取人性命。

像那些武将平日里面用挺拔的身姿用凶狠的目光来彰显其自身危险的存在对于鲁肃而言他觉得没有什么好处是的好处。这个很重要。

鲁肃对于『好处』二字有着超出常人的敏锐度。

当年周瑜找他借粮草鲁肃当即就分出了一半那可是三千斛米啊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憨其实鲁肃一点都不觉得吃亏甚至还有了些『好处』……

就像是许多女孩第一次躺倒岔开腿一样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在当时的情况下拥有六千斛米的鲁氏并且没有自保能力的鲁氏就像是已经被按在地上的女孩若是鲁肃只是像普通人一样给个几十或是几百斛当然也能打发得过去但是谁又能保证周瑜爽完第一次之后不会来第二次第三次?又或是旁人见到周瑜爽了会不会想着也在鲁肃身上爽一下?

所以鲁肃明面上给出了一半但是实际上是保全了另外一半后来也是因为如此鲁氏才有资本举家迁徙安然到了江东不像是其他的一些江淮豪族最终化为了白骨。

历史上鲁肃劝说孙权也常常是将孙权的所得到的『好处』表述清晰然后自然也比较容易得到孙权的认可。至于演义之中的么那只是演义。

『莫非……』鲁肃似乎想到了一些什么。

这一次鲁肃也紧紧的抓住了『好处』二字然后并没有像是陈群一样被表面上的一些『德、道』所遮蔽隐隐约约的贴近了骠骑将军斐潜的中心意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