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
设置

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2 / 2)


积雪颇深清扫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刘廙低头回答道:『论先秦焚书坑儒之事真假与否……』

『嗯?』斐潜微微愣了一下。

这一段时间斐潜都在关注着汉中和川蜀的变化并没有将精力放在青龙寺上所以自然不知道才流行起来的论题。

这个问题么……

其实这个焚书坑儒的事情在青龙寺当下讨论之前斐潜就不止一次的和庞统甚至还有郑玄等人讨论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有了定论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将这个结论抛出来没想到到了当下却被辛宪英作为了『沙龙』的议题。

这就有些意思了。

斐潜还以为是一些普通的经文章句的讨论没想到是这么一个比较『特殊』的题目。『焚书坑儒』对于这个问题的认知几乎是伴随着斐潜一步步成长而会有如同上台阶一般间隔一段时间回看都有些不同的认知。

秦始皇在最开始施行政策的时候或许没想到会在二代目垮塌罢?

虽然说当下因为汉中川蜀的事情使得斐潜暂且没有关注到那边去但是若是热闹起来肯定会吸引斐潜的视线。

所以……

辛宪英是自己琢磨出了这个题目亦或是有人替她想的?辛宪英又知不知道这个论题的要害之处究竟是什么?

『汝可有论?』斐潜问刘廙道。

刘廙抬眼瞄了一下斐潜然后低头说道:『臣以为……秦焚书或有之坑儒或伪之……』

斐潜不置可否『说说看……』

『臣幼时学五经常有论秦燔五经坑杀儒士五经之家所共闻也……臣之蒙师常喟然而叹感怀若无秦之焚书典籍就不必如此流散失闻尚书亦不必至汉初之时方得伏生口述得今文之学而传录……』刘廙缓缓的说着然后偷偷看一眼斐潜似乎用查看斐潜的表情来判断自己应该不应该继续说下去。

斐潜现在也越发的习惯了这种来自于各个方面的揣测和观察因此面无表情的微微点头示意刘廙继续说。

这本身就是确定的事实。

秦始皇确实有收集各家书籍的法令这个不算是冤枉秦始皇但是秦始皇收集各国各家的书籍并非是为了说冬天冷了烧把火而是为了阉割各国的文化精神。

准确说为了统治。毕竟六国之中掌握知识的大多是六国贵族。

国土上的大一统完成了之后自然就是需要在精神层面上的大一统而各国各家的学派经文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文字甚至因为亡国之后对于秦国的痛恨也会夹带在了各家的文学当中。

面对这样的情况收缴各国各家的书籍成为了一种几乎是『必然』的选择秦始皇这么干过汉代也干过唐宋明清统统都做过唯一的区别就是秦二世太那个啥了没有等到类似于『四库全书』的书卷出世。

就连斐潜现在也在偷偷摸摸的开始做这个事情……

为什么偷偷摸摸因为一旦大张旗鼓就会给下面的蠹虫带来更多的鸡毛令箭而这些鸡毛令箭有时候不仅不能促进某些方向上的进步甚至还有可能带来反效果。

秦始皇的收缴也好焚书也罢是为了政治上的需求所以在这一点上也不能说是冤枉了老嬴头。

『授臣诗经者乃南阳郡中夫子号醇翁亦言秦焚《诗》、《书》诛僇文学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刘廙低声说道『故臣以为焚书当有之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故贾公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然坑儒……则或伪之若有为何贾公未有一眼太史之中亦不见记载?』刘廙继续说道『所言传坑儒之事或详之或略之然未见于汉初之文是也……』

接下来刘廙开始引经据典表示秦始皇坑杀的那些人是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以侯生、卢生、韩众等为首的方士们为秦始皇寻找仙人仙药不果为逃避处罚纷纷逃亡引来秦始皇的怒气和追究最终导致坑杀方术士数百人。

斐潜微微侧头看了看刘廙。

斐潜原本以为刘廙能力不强所以也没有太在意刘廙这边的情况现在看起来似乎是斐潜的一个疏忽。

没有完全废物的人只是要看这个人放在什么地方。

刘廙的想法斐潜是赞同的。

汉朝对秦朝的反思是一种政治正确也是统治阶级本就应该做的事情一个庞大的帝国为何会在短短十几年间土崩瓦解究竟犯了何等错误大汉如何才能规避重蹈秦之覆辙这是每一个在大汉朝堂顶端的那些人物必须要去思索的问题并且从中要找寻出一些答案来代表就是贾谊的《过秦论》。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前车之鉴。

但是奈何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独立思考……

有些懒惰的人亦或是别有用心的人就会简单的反其道而行之。

秦王朝失败了所以秦王朝所有的东西都是错误的然后只要跟秦王朝反着来就是正确的了在这样思想的引导下秦朝禁止的汉朝就放开了秦朝消灭了各国然后汉朝就分封了各国秦朝重律法汉代就讲究人情等等这种做法虽然说度过了前期的动荡期使得大汉可以休养生息壮大发展但是也埋下了更多的隐患。

从武帝朝开始儒生们开始偏离了过秦之思走上一条以黑秦为政治正确的路儒生否定秦的一切将其视为万恶之源而秦朝又同时是周王朝的覆灭者和破坏者所以推崇周礼讲究崇尚周王周政就成为了及其正确的事情。

尤其是董仲舒为了给儒生脸上贴金便是将儒家打造出了一个周礼捍卫者或者说是周政的殉道者的模样……

任何宗教教派的成立亦或是宣传之中总是会有一些殉道者。

儒教的殉道者或者说是早期殉道者的模型就是被『坑』的这些儒生……

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夸大其词也并非仅仅是儒家才会做的但问题是儒家在这个过程当中试图在固化阶级。

从汉武帝开始这种反秦的言论就越传越是玄乎到了当下当一个谎言被说了千万遍之后也就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真理。

斐潜捏着下巴上的胡须琢磨着。这一次辛宪英搞出来的论题是真的在研讨还是在求婿亦或是还有什么其他的目的?

在刘廙的述说当中对于清凉殿的初期清扫工作完成了跟着斐潜而来的黄氏大工匠钻进了倒塌一半的清凉殿当中查勘完毕走了出来对着斐潜汇报了受损的情况。

清凉殿的大梁因为腐朽承受不住大雪而断裂。

一旁的刘廙因为方才讲述青龙寺的事项而有些恢复的面色又重新变得苍白。

『此乃天家之居也若宫内有天子此便是性命攸关……』斐潜指了指倒塌的清凉殿『若是以此为论当为「废格」之罪也……』

『废格』是汉朝的罪名指臣民违背、阻止或不执行皇帝诏令的行为处罚极重。一旦是『废格』之罪要么就是腰斩要么就是斩首弃市反正就是死。

刘廙差点一个屁墩坐到雪地上浑身上下都有些哆嗦……

『不过……清凉殿损毁情况要等些时日才能勘定……』斐潜看了看刘廙『定罪之前……便有一事若汝行之有功或可稍抵罪责……』

刘廙连忙上前拜倒在地『请主公吩咐!罪臣定然万死不辞!』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