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2710章想要不要可以要
设置

第2710章想要不要可以要(2 / 2)


晁错的?

或是汉文帝的?

那么晁错或是汉文帝为什么要这个『文功』呢?

『伏公藏书于壁内这孔氏后人也藏书于壁内……』司马徽笑呵呵的说道『好好郑公你说这个巧不巧?哈哈……唯有壁内可藏书否?』

『鲁恭王……呵呵鲁恭王……』司马徽笑而不语。

鲁恭王刘余要扩建宫殿强征了孔家的宅基地拆掉孔子老宅后在其墙壁中发现了39篇的《逸礼》和16篇的《尚书》。后来孔子的后人孔安国把这些古书拿出来献给了朝廷。

这孔壁之中发现的《尚书》成为了古文经的由来。

若是正常来说发现了『更准确』『更真实』『更可信』的版本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新经学内容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

孔安国献上的《古文尚书》并没有受到重视。当时朝廷已经设立『五经博士』《尚书》部分的博士官都以伏生所传『今文』为本。据说是这些博士官根本读不懂『古文』所以也没有动机去改变自己所主掌的知识内容。在缺乏朝廷支持的情况下这些《古文尚书》在之后渐渐的都散佚消失了。

『我啊……以前很愤恨觉得是这些无能之辈尸位素餐导致了古文经学不可振……』司马徽笑着轻轻拍了拍郑公的床榻边缘『也包括恨你……郑公啊那个时候我真是提起你的名字都觉得是一种厌恶……现在想想真是……』

『傻啊……』司马徽指了指自己『我傻……你傻不傻……我就不太清楚了但是……我只有在今天才会和你说这个事情……』

郑玄似乎依旧是在昏睡没有任何的反应。

『郑公啊……』司马徽叹了口气『可以这么说罢……我为了今文古文争了一辈子了没想到到了现在才发现……呵呵假的……都是假的……』

『今文呢假的古文呢也是假的……』司马徽摇头道『你说为了个假货我将一辈子的时间都花在这个上面了……怪不得骠骑一直再说要我们「正经正解」其实……哈哈骠骑早就知道了这个事情对不对?』

『这事情太大了……所以骠骑也不敢明说对不对?』司马懿摇了摇头『其实我也不敢我也不敢啊……这要是真说出来……哈哈怕不是天下大乱?骠骑要我们「正经正解」真是苦心一片啊什么叫做「正经正解」?如何才能算是「正经正解」?是不是都要好好想想细细思考?所以骠骑更重要的事要我们去想……多想一想我好好的想一想你也好好的想一想他们更要好好的想一想……不是所有的经文都是经文不是所有的注解都是注解……不是所有的书真经……都是真的啊……』

『骠骑啊……』司马徽喟叹长叹『果真不愧是骠骑……』

司马徽说到了这里便是停顿了下来然后仰起头似乎在回想着一些什么许久之后才又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当然……我前几天看到的那几本书……也有可能未必是真的……』司马徽轻声说道『但是……我觉得吧……』

『今文经是孝文皇帝派遣晁大夫找到了伏生……』司马徽微微捻着胡须说道『这其中必有蹊跷啊……孝文皇帝何许人也?他……呵呵天家之事真是……』

西汉初期西汉开国功臣不仅获得了高爵厚禄而且不少人都得以进入朝廷担任要职以至于不论是中央朝廷的高级官员还是地方诸侯的重要官员几乎皆被功勋集团牢牢把控。直到汉文帝时期这一情形才开始扭转而做出这个事情的汉文帝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善茬?

汉高后吕雉掌权时期吕氏族人借机掌控军政大权一时间风光鼎盛。在吕雉去世之后周勃、陈平等人发动『诸吕之乱』将吕氏集团彻底诛除又废了吕后所立的西汉后少帝刘弘转而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

刘恒当时远在代国根本无法得知长安城中『诸吕之乱』的真实情况以至于在得知大臣要迎立自己时竟然不敢前往虽然最终在中尉宋昌等人建议下决定入京但一路走来却也是步步为营、极为谨慎甚至先后派舅舅薄昭和宋昌前往长安探查情况。

虽然后来刘恒入京一路顺利但在他进入皇宫之前不仅是派刘兴居彻底清理了宫掖还派了其心腹宋昌、张武掌控了皇宫护卫这才稍感安心。

甚至汉文帝为了坐稳这个皇位还杀死了自己与吕氏所生的四个儿子……

当然在史书当中只是简单的写了一句『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至于这个『前后』嗯不是前后左右的前后而是前王后连一个姓氏都没有。

是真的没有姓氏?

毕竟之前孝文皇帝是在代国所以有可能娶的是一个没有姓氏的胡人?

亦或是其他的什么人?

西汉的诸侯王想要册立王后太子按照朝廷法律规定都必须先上书汉朝中央政府才可获得中央政府的批准最后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成为正式的王后或是太子。

在孝文皇帝没有晋级之前他是代王他的王后自然也是要得到朝廷册封的而大汉朝廷会册封一个胡人或是连姓氏都没有的人作为王后么?

所以必然是因为某种原因故而在史书当中就被故意省略了其姓氏……

真相往往是只有一个。

原来这个王后应该是姓『吕』。

为了彻底的坐稳皇位和『吕』氏划清界限孝文皇帝或许是自己派人或许是默许亦或是假作不知反正是『前后死及三子更死』了。至于怎么死的那就肯定是病死了是『自然而然』的死了。

这才安了陈平、周勃等人之心。

或许是这样的『投名状』让孝文皇帝对于周勃、陈平等功勋集团极为忌惮也或许这也是周勃、陈平等人在有拥立大功却并未获得重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原本『吕』氏外戚集团被打压杀的杀流的流而拥立老臣功勋派孝文皇帝又不敢重用于是孝文皇帝就只能是转而大肆分封其他异姓王和侯爵并重用寒门士子用以平衡朝中势力。这又是埋下了『七国之乱』的祸根。

在孝文皇帝的大力提携下贾谊等一众寒门人才被提拔起来成为了其先锋。在贾谊的建议下孝文皇帝顺水推舟的下令让列侯全部离开长安返回自己的封邑并借机罢免了周勃的丞相之位侵削了勋贵阶层的权柄。

要提携总不能无缘无故的提携罢?

于是贾谊、晁错等人便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文功』而得到了晋升。

这让那些有『拥立大功』的旧勋贵会心甘情愿么?

显然也不可能。

贾谊这个提议固然正中孝文皇帝的下怀却也导致与功勋集团矛盾彻底的激化。

就在汉文帝准备进一步重用贾谊提拔其担任公卿之侄时双方矛盾爆发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等人联手逼宫最终导致贾谊被贬长沙直到三年之后随着灌婴去世周勃不问政事之后才得以返回长安。

『贾、晁等人权位失之而复得便越发是……』司马徽轻声说道『文人么这门生故吏……不就是顺理成章了么?削藩固然也是为了孝文皇帝但是……呵呵这也是要让孝文皇帝彻底成为孤家寡人啊……此策不可谓不辛辣老到也……』

『这今文所出皆为杀伐是也。』司马徽说道『至于所谓伏生更是精心挑选之人一来伏生年迈不得言二来伏生无子啊!故而某先前认为今文为假作非真经是也……而如今再看这古文经……呵呵想来也是假的啊……』

司马徽想起这个事情来便是苦笑不已长长喟叹……因为司马徽之前一直认为今文经学是孝文皇帝和贾谊晁错等人构建出来的产物是为了提升自身地位和社会话语权与旧勋贵争夺权柄所以司马徽才觉得古文经学才是真的是好的。

毕竟晁错找了一个无后的又是年迈的伏生然后伏生的话谁都听不清楚只能是他女儿转述晁错记录初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细细一品味之后……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是屎味的咖喱还是咖喱味的屎?

司马徽之前痛恨郑玄就是因为郑玄明明得传了古文经然后竟然掉头去吃屎了!

可是随着在长安的深入了解尤其是在蔡氏藏书楼当中看到了一些大汉原本深藏在东观的图书之后司马徽心中就开始产生了第二个的疑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