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4. 第312章:三分倭国的想法(求月票)
设置

第312章:三分倭国的想法(求月票)(2 / 2)


虽说都是藩王这治下的都是大明百姓可别指望有多么爱戴百姓。

杀良冒功这样的事情在军中已经算是个惯例了从古至今几乎都是如此。

不然军功怎么来就算是领头的将军不想这么做下面的属下大致都会如此。

对于很多屯田兵来说上战场可不是为了什么家国大义保家护国一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大字不识几个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觉悟。

一则是朝堂的命令不可违兵役这种事情逃掉可是要杀头的。

二则上了战场若是有斩获那可都能领赏钱的有时候打了胜仗还能偷摸拿点钱财。

就算是打了两三年回家带了几十里银子那往后也是开开心心本小康活得滋润至少家里头都能吃上一口饱饭。

这就是现在的兵。

即是如此偷摸杀良冒功那可不是说谁都能制止得了一旦上头强力制止要是不拿足够的军饷来平息那就等着士气跌落逢战大败吧。

这就是现实不是说几个将领就能改变的。

朱棡的话对于朱棣也只是嘲讽并非是指责朱棣杀良冒功而是他说干的这事比自己功劳高实际上是走了歪门邪道。

其实朱棡也想这么做来着只是被群英商会给制止了。

朱英在这方面早就有了交代。

朱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想跟朱英闹出什么意见。

再者在浙江待的那段时间群英商会这边也没少给朱棡分润钱财除开军功得到要比杀良冒功的不少。

杀良冒功这等事情终究是上不得台面。

“怎么三哥这意思是怀疑我在屠杀百姓即是如此三哥怎么就不派人调查一番报给父皇让锦衣卫查一查呢。”

朱棣在朱棡面前怎么甘心落下风直接开口反驳道。

“呵四弟的手段我还不知道吗再说了我刚才的话也不是对着四弟不过是有些疑惑罢了对吧四弟怎么就自个认上了怎么着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打自招?”

朱棡也不示弱冷笑一声回道。

朱棣怒气上头道:“许你阴阳怪气不许我阐明事实对于倭寇你又是了解多少。”

“我今日就在这里坦白了说本王杀的那些人十个有九个半错不了即便是那半个也绝对是倭寇有着间接的联系。”

“倭寇的行情是怎样的侵犯我大明沿海的时候又不是没有活捉过每次审讯都能知道个大概。”

“关于倭寇的卷宗三哥你可是看过?”

“你没看我可是查得清楚洪武十六年的时候倭国总共才来七千余人结果呢多处城池遭到洗劫据统计完全有四万人的兵力。”

“你说这多出来的三万多人是如何来的。”

“此次我严查山东沿海那些伪倭寇一一拔除才有如此收获若是觉得我杀良冒功了先前就说过可请锦衣卫严查一番便就知晓了。”

朱棣义正言辞的说道没有丝毫的担忧顾忌。

朱棡闻言也只是冷哼一声没有在这件事上再纠结下去。

从群英商会这边得到的消息朱棣杀人的时候那可是一个村一个村的屠哪有什么活口。

这山东沿海地区通倭的确实不少根本无从查起。

众多藩王看着两人的争执一边喝酒一边吃菜完全就是看个热闹。

对于朱棡和朱棣之间的那点事情大伙也早就看明白了。

朱英开口道:“通倭的情况在沿海地区确实比较严重不过因为一人通倭就灭一村倒是有些过于严谨了些。”

“这说来说去呀到底还是倭寇的缘故之前我和爷爷商议过定在明年出你征倭国的事情想必诸位叔叔都是知晓的吧。”

几位藩王点点头不过没有说话。

很显然话都到了这份上了接下来显然就是此次聚会的目的了。

朱英将众人的表情一收眼底然后继续说道:“倭国这个地方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但在这其中有一个地方却是相当的重要。”

说到这里朱英从怀中竟然掏出了一份简易的倭国地图。

众多藩王一下子就来了性质纷纷围了上来。

朱英继续介绍道:“倭国这边的百姓从始皇时期徐福东渡就有所交流交流最多的时候便就是在盛唐时期了包括现在倭国的文字和我中原王朝也有很大的相似程度。”

“诸位叔叔请看这是一份倭国的地图当然并非是很完整是海外番商游历倭国所画。”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这里。”

这地图只是一个大致的形状而在这上面有一个特别标注出来的地方:石见。

朱英的手指就指着这里。

然后解释道:“石见银山这里有着数万万两白银的储藏这条消息非常准确是海外善于勘探的工人特地勘探过后的结果。”

“而在这个基础上侄儿也派了人去专门勘探这石见银山。和先前的结果完全相同甚至说其中白银的储存量更多。”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总算是明白老爷子怎会同意去打倭国。

本来这件事在曾经刘伯温那里就落下了帷幕现在又被重新提起原来是因为这座巨大的银山。

听到这消息其他的藩王突然开始羡慕起朱棡和朱棣来。

明年出征倭国明摆着就是两人过去肯定要捞不少的银子回来这么大的利益这可都是钱啊。

而朱棣听到这个消息眼睛都有些发亮了。

他一直很纠结自己未来的出路到底是在哪里。

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头真叫一个舒坦。

“真是天助我也若是我率大军将那石见银山给占据下来到时候出多少银子还不是我说了算。”

“倭国和大明相隔如此之远这便是连锦衣卫都没有丝毫办法。”

朱棣心中闪过窃喜就目前来说已经是定下了明年的人选不出什么幺蛾子绝对就能过去。

朱棡的想法显然也是差不多的。

朱英一直观察着朱棣的面色见朱棣面色掩饰不住的喜色就知道大概是没问题了。

稍稍停顿后道:“倭国本土的百姓数量还是不少的其中他们的天皇在倭国也是有很大的权威受到追捧。”

“按照我和爷爷的估算打入倭国容易但是想要施以教化却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这不是说短短几年十多年就能完成的甚至需要几十年的时光。”

“在这方面侄儿的意思是想请诸位叔叔对于倭国有所兴趣侄儿可特意请示爷爷海外封国。”

所谓图穷匕见就是如此了。

海外封国这话一出几乎所有藩王的眼神都开始变得有些奇妙起来。

当然这其中要除开朱橚还有朱柏。

一个是没兴趣另一个是只想离父皇近一点。

“太孙殿下可是当真!”

最为好战的齐王朱榑率先问道。

朱英肯定道:“海外封国这等时期侄儿还能跟众位叔叔争执吗。”

“这般说吧若是哪位叔叔能够确定并且爷爷那边也没问题的话侄儿这里可授予组建内廷之权即日起就可为海外封国作准备了。”

“不仅仅如此在战事顺利的情况下还可号召我大明百姓移民过去在一定的程度上群英商会也可无息借贷一定数额的宝钞用于初期建国所用。”

海外封国组建内廷大明移民无息借贷。

这四个方案一经说出所有的藩王都惊了。

这可是古往今来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这可是直接授予了君权自古哪个皇帝敢这么做就不怕到时候藩国腾飞反而威胁到大明吗。

“这也是父皇的意思吗。”

朱樉开口问道。

他毕竟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没有直接被朱英画的大饼所吸引到而是认真的问道。

朱英点点头道:“这等有关于诸位叔叔的大事当然是和爷爷商议过的在这方面爷爷也非常的支持。”

朱樉再次问道:“不知皇侄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朱英深深的看了一眼朱樉而后回道;“既然二叔问到这个份上了侄儿也没必要是说一定要隐瞒什么。”

“众所周知藩王的问题不管是爷爷我亦或是众位叔叔都是经常会考虑到的问题。”

“侄儿也说得直白一点这件事和爷爷也确实讨论过非常多的次数。”

“历史上的一些例子肯定是不能够无视的或许现在没事这可往后数代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但是爷爷跟我说众位叔叔也都是他的亲骨肉呀咱们老朱家这个大家庭爷爷最为担忧的莫过于自相残杀了。”

“为此爷爷那是经常辗转反侧整夜难眠直到倭国的事情出来了一些情况。”

“倭国的石见银山足以说明整个倭国都有很强的潜力而不在是曾经眼中的贫瘠苦寒之地。”

“前元没有打下来可不见得我大明打不下来而目前这个时候侄儿从番商那边听到消息目前倭国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元气大伤那些现在侵犯我大明的倭国多数都是这次大战的失败者。”

“与此同时高丽那边国师率大军你二十余万已经先行攻占对马岛了两相夹击之下我想区区倭国不说彻底破灭但打下半个倭国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倭国打下之后便就是治理的问题就是在这方面侄儿才提出海外封国的想法。”

“当然整体来说倭国的面积也不算太小所以多过去几个叔叔一起也是没问题的正好也能有个照应不至于孤单。”

听完朱英的话。

大家顿时就明白了这海外封国的意思。

倭国到底有多大大家不知晓可海外封国后到了那边说是藩王跟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朱樉忍不住问道:“皇侄的意思这次去倭国大概可以去几人呢。”

朱英心中计算了一番而后说道:“按照目前的打算大概三人便已经足够了再多的话怕是管理不来。”

所谓三足鼎立朱英感觉三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平衡一点。

听到这话朱棣和朱棡稍稍有些不满。

毕竟在他们看来两个人都有些拥挤了现在还冒出来三个人那可就更难受了。

只是这三分倭国早就是朱英想好的。

此刻众多藩王都有些跃跃欲试的想法毕竟朱棣和朱棡这两个名额肯定是已经占据了。

剩下的名额就只有一个了那还得抢。

朱英看到藩王们已经有了争取的准备连忙说道:“众位叔叔不必着急其实不仅仅是倭国在这大明之外还有很多富庶之地呢。”

---

ps:一万字稍微差点明天上午补上。

今天把书名又修改了一下求月票支持呀不要客气直管砸多多益善。

月票越多动力越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