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钢铁时代
  4. 第六百七十六章 渔民与海军
设置

第六百七十六章 渔民与海军(2 / 2)


一般的渔民是不行的海军是一个技术兵种更是一个合作的兵种没有整艘舰船数十上百甚至是上千的官兵协作一致哪怕是数万吨级的主力舰也发挥不出来全部的威力可是中国近海的渔民大多数是一个破旧的渔船一个人出海或者两三个家族人员出海他们力量小船弱根本就收获不了什么渔民的生活一直很苦吃饭都吃不饱更别说的训练和协作了。

看起来是不可能杨元钊还是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后世拖网式机帆船和远洋渔船这两种船一方面收获巨大只要赶上渔汛或者鱼群可能一网下来是别的船十倍甚至是百倍的收获特别是远洋渔船更是可以连续航行数十天进行大量的捕捞更关键的是他们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少则七八人多则数十人这不是最佳的预备海军的训练么有了水性和团队性剩下很容易在强化训练之中训练完成。

中国已经有拖网式汽轮了那是几年前南通状元张謇从国外引进的价高物不美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相对于普通渔民来说这个价格太贵了有能力购买的起他的人又不可能受得了海上的辛苦哪怕是在21世纪近海打渔和远洋捕捞也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需要辛辛苦苦的劳作这才能够获得收获这对于养尊处优的地主或者富商来说显然是没办法坚持下去的西北的出现他们有更多的机会。

按理说这是一个无解的命题这个时代远洋捕捞也一直到2战左右才蓬勃的发展起来可是杨元钊是普通人么他是穿越者穿越者最强的不是什么金手指是来自于未来的眼光。没错在后世解决这里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银行一种比较常见的分期付款为的就是争夺一些优质贷款或者解放购买力让一些人暂时无法购买的东西可以提前获得。

渔船特别是这个时代根据后世的拖网式机帆船或者大型渔船的模样制作出一大批渔船的话赚钱是肯定赚的渔民们稍稍的适应之后收获会是之前单独渔船时候十倍甚至是一百倍特别是一些价值比较高的比较贵的鱼说不定一两年的捕捞就可以还清贷款接下来就是大量的收益了有了利益和收获渔船队伍会越来越大而参与到这个领域的渔民也会越来越多这才是最好的良性循环。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捕捞也是如此大海无情哪怕是泰坦尼克号这种以天神命名超过4万多吨的超级邮轮都有沉没的危险更何况是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渔船万一在贷款没有还清之前渔船沉没的话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渔民们穷困潦倒又没有什么固定资产这个损失必须要银行来承担下来。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按照后世的一种说法来说杨元钊此时此刻穷的就只剩下钱了用一些金钱上的损失推动近海渔业的发展说小了是解决这些渔民的生计问题让他们生活的更好说大了是提升中国民众的蛋白质摄入量虽然西北也尽量的推动养殖业的发展可以这个时代的养殖业发展特别是这个时代很多的东西比如基因比如高标准的饲料这些东西没办法解决的情况之下只能够采用常规的方法生态养殖借助着生态链以蚯蚓为节点养鸡养鸭养鹅还有养猪这些提升的有限真正跟还没有大量捕捞造成海洋生态平衡破坏的大海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海里面的鱼类提供的更加充足的蛋白质和多样性的营养会让中国人过的更好。

除了这一大一小还有一个最最根源的那就是为了中国海军扩充提供一个稳定的兵员中国目前在施行了农场制度之后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面被解放出来虽然西北和各大地主兴建了大量的工厂可是中国庞大的人口优势在把农民从土地之中解放出来之后依然剩余巨大如何把这些人力资源用上一直都是西北重点考虑的问题现在又多了一个方向目前可能从事近海捕捞的渔民差不多有几百万可是真正适合成为海军走上战舰的或许只有万分之一继续训练之下或许会增加十倍。

可是一旦这几百万人转成海洋机械捕捞甚至是远洋捕捞的这个比例就会是十倍甚至百倍的提升一个合格的远洋捕捞的水手几乎可以无障碍的成为军舰上某一方面的水兵甚至经过训练这个比例更高。

杨元钊的目的非常明确为三年甚至五年之后成为中国海军的中坚为此付出再多的代价都愿意何况只是一两万艘的几十吨或者是百吨的渔船而已最多就是千吨如果全部外购的话这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可是现在江南造船厂的制造能力已经可以生产差不多5000吨级的轮船了生产这些只是小菜一碟这一次杨元钊也带来了大量小型船坞这都是在德国方面购买的用于生产最多200吨的船只这样保证了未来渔船大幅度的扩充能力可能第一年会稍稍低一点一两千艘左右未来伴随着大量投入和人员熟练可能会爆到上万艘的产能这对于目前拥有大量产业工人的中国来说一点都没有难度。(未完待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