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钢铁时代
  4. 第七百二十四章 初见陈嘉庚
设置

第七百二十四章 初见陈嘉庚(2 / 2)


“他们应该到了你叫上几个人和我一起下去吧!”杨元钊随口的对石磊吩咐了一下石磊的身份暂时不方便走向前台现在的西北远没有那么的强大无法承担对石磊的保护毕竟他不是杨元钊不可能由特种兵和护卫24小时不间断的保护一旦有人起意的话说不定会有所损伤目前的西北还承担不起这个损失。

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本身只是工业和商业部门跟南洋代表团的核心见面讨论的也是工厂的建设和一些配套的东西这些不可能等殖民当局来设置就只能够自己上了好在西北在建立工业体系的时候积累了众多的经验现在也可以生产几乎全门类的东西用这个支援一下南洋让他们获得足够的生产能力。

不过现在看来则需要军部的人和情报部的人一起出马了好在相距的距离不是很远当杨元钊缓步的走下楼梯到达下面的大厅的时候四名中校军官和几个穿着黑西服年轻人已经站在那里了。

现在的西北政府体系也好军队体系也好都已经扩张到了极大的程度一百多万的军队之中中校军官差不多有数百个这样的数量杨元钊不可能认识所有的中校军官确切的说就算是师长一级的少将如果不是老西北出身是后面从军校之中脱颖而出的话杨元钊也未必认识真正交流比较多的也就是军一级的中将军官以现在西北12个集团军来说这样的人司令副司令参谋长加在一起也就是三十多个。

同样不认识的还有来自情报部的情报部炫彩的关键就是没有特别醒目的标记最好的人选就是丢在大街上就找不到的会被人遗忘的那种这样才适合做情报工作。

一名中校军官和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主动的向杨元钊介绍四个中校军官来自军部都是西北军参谋部的成员经验都非常丰富特别是其中的两个还来自于新兵部很显然冯玉祥是知道他的意图的把训练新兵的军官都给派来了另外的情报部门的也都是精兵强将其中的一半以上还去过南洋最多的在南洋呆了两年。

杨元钊没有在大厅等候而是直接进入到了会议室这里面商业和工业方面的人员也等在这里准备进行的是一个长桌会议按照身份和职务的不同他们会面对面而坐。

众人到齐没有等待多长的时间陈嘉庚等人被带了进来这是杨元钊第一次见到陈嘉庚之前去德国的时候陈嘉庚还没有跟西北的德美农场接触而回去的时候本应该在南洋那边稍作停留可是海盗的出现和那一场惊天的大战让杨元钊明白带着这些货物是比较危险哪怕已经接近了中国哪怕德国的东亚舰队过来接应他都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快速的回归了国内错过了跟陈嘉庚这个民国时期东南亚和中国的首富见面的机会了。

杨元钊在观察陈嘉庚陈嘉庚和郑明生也在观察着杨元钊第一个感觉就是年轻杨元钊已经穿越5年了按照岁数来算已经30岁了可是5年的岁月过去了时光一点都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一丝的痕迹这也是杨元钊所吃惊的地方或许这是穿越带来的福利或许是一体机带来的帮助杨元钊甚至感觉当一体机的使用越来越多的时候似乎他的精力也越来越旺盛有时候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就足够一天精神抖擞了。

陈嘉庚感慨杨元钊的年轻更加佩服杨元钊所做的一切中国之前是什么样子的本就是从中国出来的陈嘉庚非常清楚贫穷落后愚昧可是从杨元钊抵达西北5年的时间西北获得了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他所看到的比起欧洲已经不遑多让了更加让他吃惊的是西北民众本身在德美农场的时候已经感觉到那种刻画在骨子里面傲气在西北的包头这种感觉更加强大了有时候陈嘉庚甚至怀疑的跟杨元钊是否是站在同一个维度这些中国人真的是前年才正式寿终正寝的清王朝的子民么?

陈嘉庚跟杨元钊握了下手然后上来的是郑明生的郑明生跟陈嘉庚不同他略显挑剔得看了杨元钊一眼似乎带着某种审视对于这样的眼光杨元钊并不陌生此时的他已经可以不考虑别人的看法了只要西北在一两年布局完成的在陆海空军都拥有足够的力量的情况下西北不惧怕任何的挑战。

位于东亚的中国其实跟美国一样拥有足够的战略优势欧洲想要过来要跨越地中海和印度洋美国想要过来要穿越太平洋只要基本能力不差再加上有足够工业能力作为支撑中国的崛起几乎无可抵挡。(未完待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