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凤凰面具
  4. 十二、光环(上)
设置

十二、光环(上)(1 / 2)


几天过去了祝童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望海医院的十八层晚上回家越发晚了。

叶儿看出他在谋划什么心里很是担心。她抽空去了一趟祝福山庄把一切都告诉了祝红。

祝红到上海呆了一晚转天就回去了。

又是周末“神医李想”坐诊的时间。

苏娟和郑书榕为祝童安排了十一位病人两个赚大钱四个赚小钱有三位是身份特殊无法拒绝的病人还有两位是注定要赔钱的。

每个月望海医院都会选择三到五位类似的病人。他们都有类似的特点;一是身患绝症被大医院判了死刑的;二是家庭贫困负担不起巨额的治疗费用;三是病人的背后有一个温暖的家庭。

那些被家属抛弃的病人望海医院是不收的。自己的亲人都放弃了的人一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这样的病人不可能得到望海医院的帮助。

治疗这样的病人不为赚钱也不为提高望海医院的知名度。

收治他们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给望海中医研究会所的那些老中医们提供研究标本省的他们没事做。那些人是闲不住的越是绝症越兴奋。

第二点是为了尽最大的可能把那些老中医的经验保留下来。

中医不是西医同样的病症因为各人情况的差异在不同的治疗阶段会开出截然不同的药方。而这些让他们口述只能说出些皮毛在治疗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但是今天与以往不同祝童换了间诊室不是大了而是小了。他选择了一间位于五楼的内科诊室不到二十平米的房间里还多了几位扛着摄像机的记者还有那位漂亮的主持人。祝童欠她一个专访这打着兑现承诺的旗号邀请她来做个专访。只是只能拍摄“神医李想”与他的团队对那五位不赚钱的病人的诊疗过程。

祝童觉得自己呆在上海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为了望海医院以及望海集团的未来他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话。

这可谓是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神医李想”打造成为传奇一个年轻的能医治百病的传奇中医师。另外还要尽最大的可能为望海中医研究会所聚集起来的老少中医们搭建起一个展示医术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了解望海制药出品的药物的神奇功效。

那样的话即使自己真的被迫离开上海望海医院和望海制药不至于被自己牵连帮助自己的人也好有个说话的理由。他不希望被人形容成一个彻彻底底的骗子至少要让大家知道“神医李想”的名字虽然是假的神奇的医术却是真的。

前两位病人乏善可陈一个是白血病一个是肝癌晚期。他们都需要用昂贵的中药细心调理坚持在香薰室内养气排毒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效果。祝童收下他们并负担起所有的治疗费用是看在他们家人不离不弃的坚持与病人本身乐观向上的态度上。

配合治疗只是一方面本就是赔钱的事不能再让医生护士们面对喜怒无常的到处挑剔的病人或家属;毕竟望海医院不是慈善机构谁也不欠他们什么。

祝童做了初步检查后又叫来了几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会诊最后对他们说保证在一年内让他们恢复健康。

令人感动的画面适时出现了连诊室内的空气中都充满了爱与感激。

最后一位病人是个的孩子他被脑瘤折磨得骨瘦如柴因为疼痛两只小手紧紧地攥在一起。

很董事的依靠在爸爸怀里大而黑的眼睛注视着祝童说:“医生我不怕疼。”

“不疼今后你再也不会疼了。”祝童将龙星毫探入孩子额头问:“几岁了?”

“九岁?”

“你叫什么名字?”

“白望东爸爸叫我蛋蛋。”

“蛋蛋还名字。告诉叔叔什么时候最疼?”

“睡觉的时候叔叔现在不疼了好想睡会儿觉……”

说着蛋蛋真的闭上眼睡着了。

蛋蛋爸爸才三十来岁看上去却像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他怜惜地捂住孩子的眼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好好睡一觉;已经一个月没有麻药了他太累了。”

声音里没有心疼、没有痛楚只有令人心碎的平静。

祝童抽出龙星毫对身边的吴瞻铭说:“准备手术吧通知廖老先生一小时后我们一起为他做手术。”

“一小时是不是再检查检查?手术需要输血准备工作必须做好才能手术。”吴瞻铭皱着眉头道。

“他不需要输血只是个小手术。廖老先生善用针刀在这里;”祝童搬起孩子的脑袋在眉心附近比划一下;“从这里入针两公分处就是病灶。”

“这地方是紧邻黄金三角区域神经血管丰富万一……”吴瞻铭看看孩子在别的医院拍的ct图像担心地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