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大明第一臣
  4. 第四百四十章 卷起来的群臣
设置

第四百四十章 卷起来的群臣(2 / 2)


道家又太出世只有这些佛门最合适。谷灃

广建寺庙大肆赏赐土地僧人作恶也不追究……在这么个情况下只会好人变坏坏人变得更坏提纯了属于是。

来讽刺楚琦天资卓越读书极多精通问长辈们是想把他培养成高僧日后结交权贵谈论大事也好替他们争脸。

如果能得到大元皇帝赏识岂不是一步登天了。

只是他们没有想过这人越聪明的越多知道的事情越多往往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譬如普通僧人不大可能知道天下有多少寺庙朝廷赏赐多少田产。

可楚琦一清二楚偏偏越是知道这些就越明白张希孟主张均田的可贵。妄想来世干什么?何不努力修今生?

均田富民让百姓安居乐业儒家讲大同世界张相倡导民本那自己如何不能略尽绵薄让天下成为平安祥和不饥不寒的净土呢!

很显然楚琦已经逻辑自洽了而且更要命的是他还找出了一批僧人。向他们介绍自己的想法。

这些人都曾经和楚琦辩经算是问不错的也明白一些道理在楚琦的鼓动之下差不多又有十几个和尚倒戈了。

这下子乐子就大了湖广等地的寺庙甚至江西乃至于应天都受到了震动……人们第一次正视庞大的寺产正视一个个寺庙庄园在这一次中书省表现的非常突出李善长召集各部尚书迅速采纳了姚广孝的主张对所有僧人展开考试最严厉的考试没有正式度牒的僧人一律除名!

应天的消息又传到了武昌张希孟半点不觉得意外自从佛门传入之后就和中原的儒道两家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三武一宗灭佛背后除了针对土地人员的争夺之外自然也包括儒道两家对佛门的不满……只不过历代的争斗三方有来有回结果竟然是谁也消灭不了谁弄成了三教一家的下场。

消灭不了就凑合着过日子吧!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张希孟推翻了天人感应之倡导民本儒家只能算是受伤甚至可以剔除理否定董仲舒的汉儒观点然后从根本下手打着复兴孔孟的旗号再次让儒家兴旺起来。

反正几千年来不要低估儒家的新生能力。

可问题落到了佛门事情就严重了毕竟当天人感应没了神仙存在与否不是重点而是要关心老百姓的民生在乎现实的衣食住行。

这些东西无一例外都在冲击着佛门的根基。

“咱大明没有灭佛但是却比任何一朝都要彻底!从今往后朝堂政务再也不许任何僧道干预。这是咱的规矩谁也不许改变!”

老朱对着文武群臣掷地有声道。

在场诸臣无不欣然像朱升等人更是喜笑颜开颇为欣然。

“上位自汉末以来佛寺大兴僧人圈占土地奴役百姓不事生产不纳税赋……寄生国朝之上蛊惑人心败坏世道两晋南北朝多少国家都因为僧人亡国便是元廷也是如此。要不是楚琦了老臣还不知道元廷几十年间赏赐寺庙的土地竟然有三千三百多万亩!这几乎是半个行省的土地。而且元廷赏赐的必定是膏腴沃土远胜过普通农田。如果再算上僧人私下圈占的土地中原大地这几个行省竟然有一个省用来奉养僧人……这这简直是荒唐!”

事情到了这一步大家伙都已经看得明白了不处理是不行了。

但是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罗复仁就躬身道:“陛下臣斗胆言各地百姓尤其是年节祭祀丧葬事宜还是离不开寺庙……朝廷如今严格考试控制僧尼数目自然是对的。可若是太少了不免地方上有人趁机冒名顶替。再有这些寺庙封了白莲教的妖人若是趁势而起更加后患无穷。”

朱元璋绷着脸冷哼一声“罗复仁你这些话都是对的但是咱不爱听你知道为什么吗?”

罗复仁一怔慌忙道:“臣臣晓得臣也不只是担忧臣还有另外一番考量。”

“!”

“臣以为趁着向湖广移民之际每个村镇建一所堂安顿数名老兵成立弓箭社以堂和老兵取代族老僧尼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长治久安!”

罗复仁完一直坐在旁边的张希孟眼皮抬起脸上露出笑容……很好这帮人终于知道争功都卷起来了很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