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大明第一臣
  4. 第七百八十七章 张家第三胎
设置

第七百八十七章 张家第三胎(2 / 2)


“我懂了这事就这么干了。”

两个大缺大德的家伙凑在了一起。

根据他们估算最后大约能抄出来一百五十万石……这些粮食可以毫不客气讲别说韭菜根了就连杂草根都不剩了。

经过这一轮的压榨高丽必须均田给老百姓一点活路让他们喘口气不然就真的成了不可持续竭泽而渔了。

他们在这边筹备着另外一边朱英也在积极调动。

朱英比朱棣经营更早他手上就没有粮食吗?

事实上朱英不但有而且数量还不少。

只不过他有个任务就是经略云南。

拜赵宋所赐这块土地也离开中原几百年情况大致和北平类似。而面临的困难还要更加严峻。

主要是云南地形复杂周围土司部落林立各种势力犬牙交错乱成了一团……

朱英不得不大量移民建立屯垦又要梳理和土司的关系能收服的收服不能收服的就要清剿。

还要修整道路建立学堂推行教化……总而言之朱棣干的事情他都干过而且还要比朱棣困难好几倍。

这么多年下来朱英总算是有了点成果云南的军屯能够满足八成以上的消耗。

剩下的两成完全可以安南等地弄到。

也就是说岭南的粮食有近二百万石可以拿出来救急。

朱英还觉得不够就联络了方关让他从小琉球调拨一批粮食大约可以有八十万石左右。

各处都在积极筹备张希孟这些年做得准备都已经发挥出来一场围歼战的态势已经呈现出来。

朝廷是备足了火力严阵以待。

而应天的粮价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了略微上升的趋势。

北平的第一批粮食已经消耗过了八成有些粮行已经卖光了存货。

另外一边报纸上连篇累牍抨击朱棣的炮火越来越强烈。

和食盐不同有胆子站出来直接替盐商说话的到底还是不多。

粮食就不一样很多百姓都要把粮食拿出来出售换钱维持家庭开支。

粮价下跌对这些老百姓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声音说是希望朝廷能维持粮价不要让百姓白白辛苦。

层层压力都落到了朱标肩头。

对于这个年轻的储君来说着实到了关键的时刻。

“孙相你看现在能如何应付?”

孙炎道:“殿下此时抛售的粮食还是太少了那些背后囤积居奇的粮商没有悉数浮现出来不能一举全歼就等于白忙活一场。这样的机会可是不多。至于百姓粮价下来确实有些损失但要我说也是没有办法……接下来必须重整财税按照人口重新分配土地。到了那一步只怕大多数人家都拿不出多少粮食出售。要想多赚一点钱就只能进入工厂作坊。”

朱标一怔随即道:“这也就是发展工商的必须吧?”

孙炎顿了顿用力点头“确实如此。”

“那还等什么!”朱标直接道:“抛售一批粮食你不是有漕粮储备吗?拿出来一百万石!”

孙炎微微沉吟终于颔首“臣这就去办!”

前面的那些不过是开胃菜罢了接下来才是短兵相接刺刀见红。

朝廷陆续在几个城市的常平仓开始抛售粮食直接以六百文宝钞开始出售。

这个价钱已经低于往年粮价。

那些粮商至少需要八百文到一贯宝钞才能保证获利。

而且常平仓这么干是不是意味着日后粮食市场就由朝廷掌控了?这可是比降价赔钱还让人接受不了的事情。

是可忍孰不可忍!

值得一提这些人没有继续在应天纠缠毕竟皇城根儿谁也不知道后果如何……在其他的城市粮价开始暴涨。

很快突破了一贯宝钞围魏救赵的高招都使出来了。

“重八事到如今你还袖手旁观?不帮帮标儿吗?”马皇后满脸愁云。

朱元璋微微摇头“还不到时候。要是连这点难题都解决不了就不配做咱的儿子。”

老朱说着站起身对马皇后道:“走咱们看看孙子去。”

马皇后只能点头这老两口直往东宫而来在路上朱元璋就问“咱听说江尚书又请假了她是病了?你要不要去瞧瞧?”

马皇后一笑“我是该去瞧瞧不过不是病!”

“不是病?”

“她八成怀上了这可是张家第三胎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