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大明第一臣
  4. 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
设置

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2 / 2)


这也就体现出文官的厉害之处他们也不明着反对只是拖延逼急了他们就安排几个学者官吏让他们组建个调研会然后就是不停研究不断提交各种各样的报告消息相继送到了朱标的案头。

想升格做梦去吧!

除了朱元璋之外其他任何人现在基本格局上面有所改变都是十分艰难的。

此刻张希孟提出陪都的事情老朱思量再三问道:“先生以为该怎么办?”

“主公北平是工业中心无论如何都要升格。但仅仅升格北平还远远不够臣提议将西安和昆明一起升格!”

“昆明?”

老朱大吃一惊升格西安他并不意外长安本就是古都而且这里扼守关中通过河西走廊连接西域又通往河中之地这是处理整个西北政务的核心作为陪都绝对是够格的。

但是昆明就显得有点突兀了。

要知道整个云南之地也和中原分隔了很久当初派遣朱英进军云南才算重新拿回来。而且老朱是让朱英世袭镇守云南的。

总不能反悔吧?

张希孟倒是一笑“主公朱英的事情好办我给他写封信他就会想明白的。而且云南虽好但是到底不如天竺他要是愿意换块封地天下间有的是地方安排。至于昆明正好南洋诸国什么缅甸啊、南掌啊、暹罗啊、占城啊全都可以影响包括乌斯藏在内昆明就是整个西南的中心当个陪都也是够格的。”

老朱想了想“这倒也是朱英的事情你要写信咱也写信再让皇后跟他讲讲一定要说明白了……还有啊先生设立了三个陪都你看要安排多少官吏?”

张希孟眨了眨眼睛提到安排多少人他就比较无语了。

毕竟到了现在大明朝的官吏已经突破了十万。老朱在位还能约束未来一定会疯狂膨胀的。

但是他又没有什么好办法。

所有的衙门都不是以经济效益为考评依据体现一个衙门的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更多的预算拥有更多的雇员……

“主公要设置官吏臣以为就暂时设立三位通政使就是了。”

通政使也是老朱早早设立的主要的作用就是执掌奏疏传递消息朱元璋很担心下面官吏会欺瞒他。

但是在朝堂运作的时候由于老朱的勤奋加上张希孟的存在并没有谁真的敢在大事情上隐瞒老朱。

他们只是把所有信息都送给老朱只要他发现不了就糊弄过关了……因此在相当长时间里通政使都是个闲的抠脚的存在。

不过要设立陪都安排三位通政使总揽三处政务汇总起来及时上奏朝廷也就够了。

总不能按照中书诸部的格局弄出来四套人马那样一来大明的官吏数量就爆表了。

朱元璋思索了片刻点头道:“这样安排不错但是要加上一条天子要不定期到各处巡游尤其是陪都要坐镇处理政务了解民情。国家这么大不能只有一个应天!”

说完之后老朱又意味深长说了一句“应天太繁荣了容易让人忘了这天下还有穷苦人!”

张希孟和老朱商议妥当消息传到了应天接到书信的朱标直接叫来了群臣这一次别推脱了父皇和太师都决定了你们还想怎么样?

而且这一次还是升格三个陪都又只是安排通政使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孙炎思量少许就立刻道:“殿下此议极好臣以为能不能在陪都增设三处仓场作为国库的分库总算四方财税避免转运之苦。”

朱标点头“这是好事应该可行!”他又问道:“除了增设仓场还有别的意见吗?”

这时候罗复仁站了出来“殿下臣以为还要增加大明银行分行金融货币最重要的就是方便设立三处分行能提供便利方便商贾往来。”

朱标又是点头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只是这件事之后钱唐提议增加西安和昆明的学堂数量要大力兴学。

另外还有人提议要安排大理寺分寺负责刑名。

果然如张希孟预料的那样即便光是设立一个通政使这帮人也能塞进来一大帮人而且还都是理由充分。

官僚体系的膨胀几乎是无解的问题。

好在他们现在的提议还都是利国利民的朱标在酌量之后也都点头了。

现在就剩下一件事朱英能不能愿意放弃云南啊?

那可是他的老巢经营了这么多年舍得放弃吗?得到消息的朱英简直高兴坏了还有这等好事?

他连夜就收拾好了行囊迫不及待动身回应天云南再好也不是他的家……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