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大明第一臣
  4. 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
设置

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2 / 2)


“你你越发猖狂了!”老朱咬牙切齿张希孟笑得肆无忌惮就连怀里抱着的小丫头都跟着笑了起来。

他们一行到了龙场中学的旁边这里面有一片整洁的房舍虽然不甚宽敞气派但是住起来绝对没有问题。

“陛下学堂简陋还望陛下恕罪。”

朱元璋根本不在乎住处笑道:“咱和你爹打天下的时候风餐露宿睡在野地里也是有的。这块干净整洁山清水秀的已经很好了。咱先瞧瞧学堂的情况看看学生们然后再去见官吏贤达你都有安排吧?”

张庶宁点头“已经通知下去了。”

“那就好。”

老朱和张希孟到了会客室坐下夏知凤把小丫头从张希孟手里接过来“师父我先下去准备酒宴。”

说着夏知凤就牵着小丫头蹦蹦跳跳去了。

这时候老朱突然想起一件事忍不住道:“庶宁咱记得当年有位叫杨述的老师还去应天领过勋章他现在怎么样了?为什么没来?是有事情?”

提到此人张庶宁的神色瞬间凝重起来头微微低下声音伤感道:“回陛下的话杨杨先生走了。”

“走了?什么意思?”朱元璋惊问。

张庶宁叹道:“杨先生在一年多之前从山路摔下去等大家伙发现他人已经不行了……那个小丫头就是杨先生唯一的孙女我和知凤带在了身边。”

张希孟也不由得皱起眉头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儿子儿媳不会无缘无故带个小丫头来迎接自己这孩子必定有些来历。

只是张希孟没有料到她居然是杨述的孙女而且还是唯一的孙女!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清楚了。”

张庶宁点头“陛下父亲杨先生的儿子是负责修路的贵州这地方山路崎岖难行百姓也穷苦艰难。在很早之前就参与修路。夫妻两个都在杨先生替他们带着孩子。有一次爆破的时候出了意外杨先生的儿子被炸死了……随后他的妻子也伤心过度没有多久也死了。”

张希孟不由得深吸口气在贵州这种地方修路使用火药开山炸石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别说是当下就算是各种手段齐备的后世也难以避免意外。

杨述老年丧子当真是苦命人啊!

“那杨先生又是怎么回事?”

张庶宁低着头又是一声长叹“现在的学堂虽然人数不少但总有些偏远的山村一个出来读书的孩子都没有。杨先生时常跟我讲他说只要出来一个靠着读书识字过上了好日子往家里一走那就是衣锦还乡。后面的事情就不愁了!关键就是这第一个!因此从应天回来他就时常去山区去拜访村寨越是僻远的他就越是不放过。”

张希孟点了点头“杨先生说得有道理他有圣贤之心啊!”

张庶宁长叹一声“我也赞同他的想法还安排了不少老师我也去了好几次。只不过杨先生总说他熟悉情况因此都是去最远最偏僻的村子。付出的心血也是最大。偏偏他又一把年纪那一次从山村回来半路遇上了暴雨山路湿滑他就不小心滑下了山谷等村民找到他的时候已经是奄奄一息。”

张希孟猛地吸了口气神色骤变。

“杨先生就这么去了?”

张庶宁道:“他他临死的时候还拉着一个老汉跟他讲家里面的三个孩子都要送出来尤其是女孩不能忘了!”

张希孟听到这里眼圈已经泛红了。

一直在听着的朱元璋眼前那个瘦小的老汉又一次清晰了起来。

他得到了大明皇帝的嘉奖身上带着金质勋章回乡之后丝毫没有懈怠反而是更加用心以至于将一切都拿出来了。

“庶宁咱要拜祭杨先生。”

张希孟点头“确实我虽然能出钱推行教化但是比起这位杨先生还是多有不如。他才是大明朝真正的圣人教化之功堪称表率!”

老朱沉吟道:“张先生咱们在贾鲁河为贾先生立了雕像彰显治水之功。如今似乎也该在龙场为杨先生立雕像以奖励他的教化之功为后人做个表率。”

张希孟自然是赞同的毫无疑问真正撑起大明朝脊梁的不是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皇帝太师。

而是一个个普通人一个个兢兢业业愿意付出一切的人。

虽然说张希孟不鼓励牺牲但是杨先生犹如蜡烛烛火之光也堪比日月!

他又问道:“杨先生去的那个村子如何了?有学生出来吗?”

张庶宁立刻道:“有他们村子还有周围好几个村子的孩子全都出来了。而且还有村民主动识字扫盲。”

张希孟点了点头突然道:“主公咱们是不是该去村子里瞧瞧?”

朱元璋道:“应该!确实应该!不光是咱们还有贵州的官吏名流贤达大家一起去都走走山路体会杨先生的艰难。”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