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海上升明帝
  4. 第39章 抄家
设置

第39章 抄家(2 / 2)


前太仆少卿宁波首富谢三宾抄家也抄出了这些事实。

朱以海沉默。

不过看到连之前慷慨激昂的钱肃乐等宁波义绅们都沉默了他知道这个事情暂时还不能扩大化更不能轻易挑盖子。

“谢家名下所有的田产都充入孤的王庄原佃户租客仍可租佃耕种。至于租额孤暂时没空打理便简单点。定额租制上地亩征银三分中地二分银下地一分由王府收租上缴。”

据大明会典浙江耕地四千六百余万亩田赋两百五十二万余石平均百亩税五石四斗。后来征银官府规定的是每石粮折零点八两银子百亩折银四两三合亩征银四分三。

朱以海定最高三分降低不少。

而向来官府征税不仅收田赋还加征火耗和平余。

朱以海直接提出要把谢三宾的二十四万亩地划进自己的王府有些吃相难看正常应当是充入国家做为官田再佃租。

但朱以海哪不知道这里面猫腻太多呢要抗清要养兵要打造军械这些都需要钱而如果还按照以前大明那套财政税收制度那朱以海根本玩不下去。

所以他需要另辟奚径。

暂时没太好的法子便只好先绕过那些蛀虫一样的大明各级官府衙门的官吏们。

王庄是只属于朱以海个人的而如果是官田却是朝廷的会有太多人上下其手。

还有一点朱以海这这些田全划成自己的王庄后其实也都能优免钱粮了这看似自己挖自己墙脚但朱以海却可以通过调整佃租既降低自己租户们的负担同时又能真正的收到一笔租粮。

这些粮他可以再左手倒右手拿来供军开销等中间少了那些官吏们的插手就能减少许多耗损。

火耗和平余也向来是官府剥削百姓的一种手段征银时零碎银两熔铸会有损耗因此他们要加征火耗但这个火耗征多少从来没有个标准甚至有的地方火耗征的比正赋还多。

朱以海打算火耗规定为十分之一。

各地在征收税赋时以加派加征的份额解送户部的叫平余也都是没有固定标准的有的一千两随解二十五两有的更高。

朱以海暂定平余为百两随解二两。

钱肃乐等都有些为监国的胃口惊讶一开口就要把谢家的二十四万亩地都拿走而且还是放到王府这边又改租额。

江南地主跟佃户大多是分成地租四六或三七的都有地主拿大头。

朱以海给出的上田亩租三分银中地二分下地一分的定额租不是没有但是比较少这样做。

“三万两黄金和十六万余两白银便充入国库专用做军需粮饷。”

“殿下臣有事上奏。”

“钱公请说。”

“谢三宾确实为人所不耻百死不赎。不过谢家并不全是谢三宾这样的奸贼其子谢于宣在北京为国尽忠死于闯贼刀下。还有谢于宣的五个儿子虽都年少却得父教诲极为忠诚其长子谢为霖年方十六知晓祖父谢三宾派人去向王总兵借兵来镇压义兵便暗里来找老臣等如实通告且留在老臣等身边愿与谢三宾划清界线。”

谢家很有钱但谢家不止谢三宾一个人。

谢三宾兄弟好几个儿孙满堂这是一个大家族。

如今要是直接把整个谢家都抄了有些过于牵连。

朱以海听闻“想不到小小少年却有如此忠心当赏。”

“谢家祖宅便留给谢为霖兄弟们另外鄞县的祖地也留一千亩给他们。”

这算是朱以海最大的开恩了他不可能把谢家这么多的财产都留给谢家人。

“谢三宾外其余族人不罪。”

“谢为霖年少忠义应当旌表特赐举人出身授行人司行人今后便随侍孤的身边。”

年少的谢为霖被召来当听到朱以海的最终处置后表情有些平静。

偌大的宁波谢家轰然倒下。

但对于满腔热血的谢为霖来说他也终于浴火重生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