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海上升明帝
  4. 第212章 吃人
设置

第212章 吃人(2 / 2)


但事实就是这么离谱大量的役都是非常害民累民的你就算不折银你自己去应役一样负担极大甚至可能更高。

衙门里各种各样的役佥选点派只有部份役是没耗银的比如门子但绝大多数都有耗银耗银主要是来自买办供送就是你假如当一个库子一个月一两银你点选到了这差事然后你交银子替差可采买任务是个坑仍要你负担耗银几十倍要几百两。

到后来许多衙门的役其实已经整合起来就是统一计算所有这些役雇人一年需要多少钱然后额外的采买等需要多少耗银全加一起最后再均瑶摊派嘛这样其实更先进一些。

负担也相对平均不会你的役折几两他的几钱那个又几十两。

但明朝徭役害民是相当变态的他的役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按户籍来分役不同的户籍得承担专门的役再比如各种役层出不穷是不固定的。

甚至可能一条鞭法里已经把这役统一征收了然后没多久又恢复加征这个役。

再比如大户要承担的粮长等役反正说到底造成这一切的根本一是明初朱元璋这个总设计师设计时有问题制度上有许多先天缺陷。然后更大的问题是明朝表面上正税很轻然后又把这地方收取的税赋绝大多数都起运上缴了。

地方没有多少留余而地方官吏的俸禄又定的非常之低。

不仅说官吏们靠俸禄养不了家糊不了口连办公经费都不足更别说要维持一个地方官府需要的一众人手以及地方办一些工程项目等更是没半点钱。

于是不管干什么都要征发百姓当差这百姓去当差免不了被官员剥削压榨甚至影响农时生产。

于是后来搞折银代役但官府又借机捞钱于是瑶役更重于税赋百姓苦不堪言。

朝廷不知道这些吗?

知道但就是不改。

因为改就得从祖制开始改而没有一个愿意动祖制大家甚至也习惯现在这套糊里糊涂的制度混水好摸鱼嘛。

均瑶役后又里甲役里甲役外又杂泛役银差力差无穷尽。

“诸公我刚看到海刚峰记录说严州府富春驿馆有馆夫五人每名工食银一年十两总共五十两然实际用银却要六百余两馆夫本只负责答应奔走并不负责驿站的各项开支但实际却摊到他们头上增加十多倍。”

一个民户若是轮到这馆夫的银差一下子增加十来倍负担可知道有多害民。

反正这种事情太多了甚至明朝几百年来没半点变化。

“诸公徭役累民负担远远超过税赋的数倍矣民不聊生啊。”

本来气势汹汹想来找监国讨教的一众大臣没想到刚见面就被抛了这么一个深底问题把大明最后一点摭羞布都扯下来了。

“海刚峰嘉靖年间就把这些问题写的明明白白可时至今日不管是一条鞭法还是什么法都没能解决地方上的这些问题孤来严州后仔细访查发现问题比这书上写的还要触目惊心。

“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卫所也早没人了你们知道严州府的田地都在哪些人手上吗?你们知道现在粮价多少一石吗?又知道一个小丫头卖多少银子吗?”

“再不正视这些问题并马上改变不用鞑子来我们自己也还得亡!”

他扬着兴革条例“孤细读了七天这本书字数不多但里面看到了两个字吃人!”

“每一页都没写吃人二字但每页都在记着吃人的事。”

“百姓忍了二百多年已经是非常能忍了可孤看了都忍不下去啊。”

“改必须得改马上就改不能再犹豫片刻不能再等下去了已经火烧眉毛了。”

刘宗周路上想好的无数话语此刻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宋之普、祁彪佳等大学士也是一样。

“孤总结了一下地方上的主要问题有几点首先就是田地兼并严重其次是士人滥用优免条例甚至抗税不缴然后便是税赋起用过高留存地方太少第四是官吏俸禄过低经制编额太少”

“最重要的一点是瑶役名目太多征收过重必须得简化得减轻。一条鞭法才几十年当年合并掉的瑶役杂税又出现了甚至更多了。”

“问题孤提出来了现在你们来告诉孤如何解决?”

“说吧!”

朱以海望着众臣。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