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4. 245太空旅行
设置

245太空旅行(1 / 1)


无限未来公司设在江海市的旗舰店自开业以来进门后大堂摆放的飞行器模型就一直是吸睛利器甚至成为了不少中外游客的留影圣地在座的这些人自然都是见过的所以才会集体性地觉得眼熟。

粗粗算来旗舰店开张已经有近半年了除了刚开始有媒体猜测这个飞行器可能是公司正在研发的新产品不过一直没有相关的官方消息传出大家已经认定这不过是个增添科幻感的超大摆件。可是没想到时隔半年突然出现了反转。

在座的这些管理人员心中各种思绪在翻滚首先是震惊于公司的技术实力深不见底结合今天的汇报内容和老板刚才的讲话得出的结论信息量太大——公司不仅要做一款采用电推进为动力的新型飞行器还将是一款可以支持太空旅行的跨大气层飞行器。

再次是感叹于公司项目的保密水准可谓一等半年前就已经确定了飞行器的外形设计甚至连实体模型都做出来了却一直滴水不漏才有今天突然得知消息的震撼感。

最后不少人心里也有点小窃喜如果到现在还没明白过来也不可能走到如今的高度。看今天的情况老板很可能就要针对这款新产品有所布置能出现在这里的人都将在新的布置中有一席之地。这可是跨大气层飞行器!太空旅游!随便哪个名词说出去都很有逼-格好嘛瞬间有种将改变世界的自豪感。

陈文浩给了众人一段时间待到在座的人对这些突来的讯息已经有所消化后才指着飞行器的投影继续介绍“相信大家已经认出来了没错和旗舰店展出的模型一模一样。这个项目其实早已启动之前保持低调是因为作为‘心脏’的动力系统还在攻关中另外还有维生系统、通讯系统等各大组件都在测试阶段。但是目前动力系统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我认为项目可以浮上水面了。”

“这款飞行器总长为12米抛弃了目前世界上主流的火箭发动机将采用全新的电推进系统。两者很容易区分相比火箭发动机的红色尾焰这款飞行器尾部的圆筒状喷射区在启动后将呈现蓝光喷射的是高能离子流。”

“因为不需要携带超大比例的燃料新型飞行器可同时容纳六名乘客而且每次跨大气层飞行的成本将远低于目前的主流方式。”陈文浩顿了一下“初步推算可能只有10%的成本。”

众人又一下子燃了只有目前10%的成本那这个太空旅游太有搞头了。目前国外几家号称能提供太空旅游服务的宇航公司最便宜的服务报价约为60万元人民币左右那我们的只需要6万元?不就算报价再翻一倍都有种公司门槛要被报名人群踩平的预感啊。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疑问“研究员刚才汇报时提到的电推进系统最新取得的成果是单个系统的推力接近1吨相比主流的电推进技术已经是飞跃性的进步了但如果要支撑跨大气层似乎动力还有所不足。”

陈文浩对疑问不以为忤反倒是赞赏地看了提问者一眼心思缜密且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在接下来的项目运作中可以让他多挑一点担子。他的回答是“研发组在电推进技术方面已经走对了轨道按照已有的试验数据建立了一个数据模型利用超算得出的计算结果是:推力提升曲线还有很大的潜力短期内再提升百倍的可能性达到70%以上。”

这就属于一本正经地说假话了拉了个超算的幌子忽悠人。公司自己搞了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很多管理层都知道但真正了解详情的没几个相关的运算性能参数也从未公布过。有小卡坐镇其中连专门的超算部门都没设超算最重要的配套软件也都让它包办了。平时后勤部门只要做好清洁维护和硬件升级也就够了。现在园区有需求的各部门都是通过超算中心自动分配计算资源一致的感受就是:快。

众人作豁然开朗状不管是不是全信至少也是半信半疑毕竟陈文浩的辉煌战绩就摆在这了总是能够能人所不能。

很快话题进入到了众人都很关心的内容。陈文浩宣布将成立一个新的事业部负责太空旅游的项目。

实际上陈文浩近期准备对公司的组织架构重新进行划分这次算是预演。随着公司各项业务的不断扩张原有的以工作类别划分的部门制有点不够用了简单举例现在要进行一项制度调整往往会涉及好几个部门需要跨部门合作从而拉低了效率。采用新的事业部机制后每个事业部在所负责的产品范围内职权将扩大许多而事业部负责人则直接向陈文浩汇报工作等于减少了公司的管理层级加快了各项工作的反应速度管理学上对此有个名词:管理扁平化。

大家听了陈文浩的讲解后眼睛更亮了进入管理层的谁不希望自己的权限越大越好有时候要碰上个喜欢揽权的老板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打报告求批准那才叫一个憋闷。职场有句话说得好:老板肯放权才是好老板。当然这玩意也不能一概而论放权放得被手下联合坑进洞里的也不是没有。陈文浩不担心这个很简单公司现有的一切成绩都是以黑技术为驱动黑科技在谁手里呢?呵呵……

宣布了这个新的事业部的管理名单后有人欢喜无人愁能进入这个名号听上去就逼-格满满的事业部管理层怎么看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事业部全称:载人太空旅游项目事业部简称:太空事业部!

事业部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注册一家私营航天企业作为总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事务部将全权负责这家子公司的运营。

在此之前国内已经有数家私人航天公司完成了工商注册但基本都属于创业性质观其经营业务基本都是技术非常成熟、难度更是最低的航天环节多是国家航天机构懒得多做、利润也不高的业务比如说小型探空火箭发射等。听上去似乎有点专业其实和电视里看到的那种动辄上百米的大型运载火箭不同小型探空火箭长度一般不超过10米直径不超过05米有效负荷也就二三十公斤。其作用就是将搭载的仪器送上几十或是上百公里的空中让仪器在此过程中进行几分钟的科学观测整个飞行轨迹“直上直下”既不需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也不需要入轨和做释放设备等动作。说穿了就是一根智能一点的加强版“穿云箭”。

可以预见一旦事业部申请注册航天企业其经营范围内的“载人太空飞行”将会亮瞎多少眼睛。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