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醉宝鉴
  4. 第四百七十三章 药食同源
设置

第四百七十三章 药食同源(1 / 2)


等到彭昊将所有的东西全都准备好柳亦辰便开始给这件木偶进行清理的工作。彭昊还有徐姐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他在柳亦辰清理的时候这两个人很有默契的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以至于让本来就有些无聊的柳亦辰更加的无聊。

“徐姐你们该说说要不然我自己在这清理这件木偶也怪无聊的你们在一旁说说话好歹能为我增添一点乐趣。要不然大家坐在这边大眼瞪小眼的干嘛有这时间还不如去忙自己的正事你们不用担心会打扰到我。

我这人出了名的胆大心细徐姐要是我那博物馆开业的话到时候您可一定得到场。徐姐我问你一件事不知道你会不会烹制药膳你如果有这方面的想法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人他身上的本事不比我少就单说这药膳我可以这么说全世界几乎没有人能够超过他。”

柳亦辰说的这个人正是小道士小道士有一次突发奇想给他做了一顿药膳可是让小道士没想到的是柳亦辰品尝过后便对他做的药膳爱不释口。柳亦辰之前自己也做过药膳可是他做出来的那些药膳总感觉少点什么似的在那之后柳亦辰一有时间就让小道士给他做一顿药膳。

当然了这一顿药膳的花费抵得上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得亏是财大气粗的柳亦辰要是换上别人别说一个月吃好几顿哪怕一年能吃上一顿就不错。不过这药膳对身体还真的有好处小道士会根据柳亦辰的体质为他量身定做适合他吃的药膳。

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璞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柳老弟你还认识会做药膳的人?我倒也认识几位会烹调药膳的大厨以前我也有心想去学做药膳可是这些药膳方子都是人家大厨的命根子根本不会外传。所以经过几次碰壁之后我也断了这个念头而且药膳的烹制对烹调人的要求很高。

是药三分毒这要是不熟悉每位药的药性一旦烹制出错这要面临很大的问题。而且徐姐我现在也不像以前那样有冲劲对于这药膳不学也罢倒是有机会可以认识认识你口中的这位药膳大师。”

徐姐早已经对药膳不抱任何希望年轻那会儿她还真的想学习烹制药膳毕竟这能够上手烹制药膳的全国来说也没多少。可是谁成想学习药膳的门槛那么高这么多年过去徐姐早已经看淡了这件事情。

刚才柳亦辰给他提供这个信息的时候她心里面还真的有点蠢蠢欲动可是无奈她年纪大了况且她现在又不缺吃又不缺穿经营着这家传说私房菜馆也不用费太多精力。有时间还可以去国外游玩一番品尝各地的美食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

“等以后徐姐来京城我一定给你引荐其实这个人就住在我那个四合院里面他是个小道士道号虚無这小道士前段时间在网上还是蛮火的别看他年纪不大可但是他的学识超过同龄人不知道多少倍这家伙总是给人带来惊喜。

其实这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表明医药与饮食属同一个起源。实际上饮食的出现比医药要早得多因为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摄取食物以维持身体代谢的需要。

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了解了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不宜进食。通过讲究饮食使某些疾病得到医治而逐渐形成了药膳食疗学。为了达到健康之道除了须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之调整外饮食的调整也可达到养生目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