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明风八万里
  4. 第一百五十五章 谁的错
设置

第一百五十五章 谁的错(2 / 2)


阿济格却是冷笑一声:“胡说八道只要有我阿济格别说是退过黄河就算是退到关外去照样能打回来刘永锡不过如此!”

而吴三桂虽然没说话尚可喜却是赞同阿济格:“自古以来都是以北统南我们迟早会打回来的!”

阿济格很喜欢尚可喜的说法:“没错我们迟早会打回来现在我需要做的只是退到黄河以北去!”

虽然清军这次在河南败得莫名其妙但是论精锐兵力特别是马队还是胜过越明军不少开始全力驱驰后越明军自然是追之不及只是阿济格越往北就觉得越有些不对:“怎么回事?”

不仅仅是阿济格觉得不对佟养和、尚可喜甚至吴三桂都觉得不对但他们过了大半天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许多绿营兵与新附军不肯北撤已经反水了!”

前次阿济格从武昌撤往河南的时候并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他不可思议地说道:“我不是告诉他们我们很快就会打回来了他们怎么还会不肯北撤?”

吴三桂也不明白这些绿营兵与新附军会在这个时候掉链子原本凭借着阿济格与曹州方面之间的协议清军完全可以太太平平地撤过黄河只是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的小兵只能陈述一个事实:“反正绿营兵、新附军都不肯撤了基至还是成营成营地反水!”

对于阿济格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如果光是绿营兵、新附军不肯撤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成营成营地反水并打出明国旗号就完全不一样这不但代表局面失控而且还代表辎重、后卫与一部分掉队的八旗牛录都没办法撤过黄河:“把这些乱臣贼子都镇压下去这个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心慈手软!”

清军在正常情况下是用绿营兵、新附军来镇压绿营兵与新附军但现在绿营兵、新附军是成营成营地反水甚至公然打出了明国旗号用绿营兵、新附军来对付来他们很可能会导致局面彻底失控因此阿济格当即决定以三十个八旗牛录为核心配合八旗汉军、外藩蒙古与吴三桂、尚可喜兵把这些乱臣贼子都镇压下来。

与豪格军有所不同阿济格动员的三十个八旗牛录要充实得多每个牛录都有百余甲兵与包衣出战但是这次内部镇压行动从一开始就非常不顺利:“什么?八旗汉军跑了也就罢了为什么外藩蒙古也会从贼?”

现在反水的可不仅仅是绿营兵与新附军八旗汉军、外藩蒙古也突然有若干牛录阵前反水打出了明国旗号甚至连吴三桂、尚可喜麾下的汉兵都控制不住跑了好几百人。

但正因为许多部下逃跑与阵前反水现在吴三桂终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些反贼之所以不肯过河是觉得大清国接下去必败无疑从江南退回武昌又从武昌退到河南现在又要退到河北去而且最初还能跟明国打上几个回事现在是败得莫名奇妙只知道往后撤他们根本看不到出路!”

虽然阿济格一直觉得自己神机妙算可是麾下的这些将士却是不能理解阿济格的一片苦心只看到清军一败再败一退再退兵马越来越少的同时地盘也越来越少。

在前线与明军、曹州贼厮杀的时候他们尚且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毕竟刀枪无眼谁也大意可是曹州军突然收缩而阿济格不但没抓住这个机会全线反攻反而命令退往黄河以北现在不仅仅是下层官兵在胡思乱想许多中层甚至高级军官都觉得大清国与阿济格没希望了。

退往黄河以北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在黄河以北再坚持几个月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下次明军进攻的时候该败还是要败该跑还是要跑的!

现在阿济格手握十万重兵都不敢回头与越明军一战哪怕有七八万人退往黄河以北到时候还是照样顶不住明军的进攻既然如此与其在河北向明军投降还不如现在在河南向承天皇帝投降说不定还能多捞点好处。

而且抱着这种想法的可不仅仅是绿营兵与新附军八旗汉军、外藩蒙古以及吴三桂、尚可喜的部下都觉得大清国没希望晚降还不如早降。

听到吴三桂与尚可喜这么说阿济格脸都绿了说来说去都是他自己的责任所以他只能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就这事也能让他们集体反水?还有其它原因没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