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何以窃君心
  4. 第二十二章 书坊
设置

第二十二章 书坊(1 / 2)


x 林苍等人在渠南省赈灾李沐松和林念儿筹得的几百两银子可谓解了燃眉之急李玉竹来信称大部分饥民已经得到妥善安排。

林念儿这几日闲来无事便开始琢磨自己的书铺。因为囊中羞涩她只得在偏僻的十八巷盘得一个铺子简单布置了下请了济世堂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看着。这小伙子名唤张善是个忠厚老实的五年前因身患重病被家人遗弃在济世堂痊愈后因对亲人心灰意冷便一直留在济世堂帮忙。林念儿几番去济世堂看他还算机灵难得的是还识得几个字便请他给自己看书铺。

书铺的名字叫做“天外书坊”里面只卖林念儿自己写的书。她这阵子因为旱灾的事分了心思只写了两部短篇小说:《绣娘》和《神医》。

《绣娘》讲的是一个年纪轻轻便守寡的乡下妇人独自养着幼小的儿子生活艰难之下通过卖绣活为生她克服重重困难练就了好手艺发明出“双面绣”等高超技法最终成为一代伟大的绣娘。

《神医》的主角出身乡野从小便有“神童”之称族人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高中状元。他自己却不热衷于科举终日痴迷于医术后来不顾家人反对四处问诊最后被称为民间的神医还留下了一部医书流传千古。

林念儿本以为自己写的书“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书铺开得很偏僻但书具有故事性应该还是有人愿意看愿意买的。可是往往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喊来张善询问张善面上颇显局促欲言又止的样子:“小姐……这个……这两本书还是有人来看的过来翻看的人数今天累计都有八个了。”

“八个?”林念儿有点被打击到了书已经装订成册放在天外书坊十天了连翻看的人平均一天都没有一个难道真的这般差吗?她已经不敢问书卖了几本了估计一个都没有。

她反思了下书卖的那么差有三个原因。一是地理位置过于偏僻书坊前人流量过小;二是她写的书多用白话文通俗易懂而方国流行的书籍多用晦涩的文言文;三是她的很多想法与这个时代的价值观不符世人普遍认为女人要相夫教子男人唯有考取功名才是正道而她书中所写似乎有点背道而驰了。

林念儿是个愈挫愈勇的人她总觉得用心付出总有收获因此连续三日闭门不出从早到晚笔耕不辍又写了一本薄薄的册子令张善速去刊印。

林念儿二十一世纪时曾经看过不少古今中外的故事现在对于她来说就是现成的精神财富她想在这个世上把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写出来。这次写的小册子上有三则故事:咏絮之才、曹冲称象、孔融让梨。

这日明芳拿来帖子说有人登门找小姐。林念儿一看原来是户部尚书之女江素素。上次在宴会上江素素善良贤淑还为林家说了不少好话林念儿对她印象极好忙亲自去前门迎接。

“林小姐心思活泛真是处处不落俗套这精心布置的细长石林还有其中游来游去的鱼儿看起来真是别致有趣极了。”江素素一进静思院就忍不住称赞道。

“不登大雅之堂让江小姐见笑了。”林念儿同江素素聊了会儿观她言语真诚心地良善相处起来很是愉快便问她贵庚原来江素素正好大她一岁生辰也在二月份。

“以后我便喊素素姐可好?你只管叫我‘念儿’便是了。”

“好念儿?念儿!嘻嘻……”两人谈笑间关系又近了一层。

江素素同她分享了很多女孩子之间的趣事还告诉她京城哪家铺子的胭脂涂在脸上最自然哪家的裁缝做出来的衣服最是精细舒适……

看江素素从小在京中长大又是见多识广结实的官家小姐众多林念儿便试着跟她讲了“咏絮之才”的故事看她反应如何。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