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篡臣
  4. 第一百三十四章:财帛
设置

第一百三十四章:财帛(1 / 2)


x 篡臣第一百三十四章:财帛林凡没去关心王子良到底在想什么也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

而是反问道:“大人可知之前申州各营每年要从那些大户手中收取多少好处吗?”

说到钱的事王子良也比较感兴趣他也就不再纠结刚才的想法问道:“多少?”

“我从一名书吏那里得知申州十六家加在一起每年单单是用来打点原先几名参将的就要一万多两的白银这才让他们对大户们侵占军屯田亩的事情视而不见。”

“而那些大户愿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来收买军中将领那他们从中得到的也只会比这个更多。官员贪墨、大户侵占这些原本都应该是属于朝廷的钱粮就这样不声不响的进了私人的腰包。”林凡说道。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那么多的银子摆在眼前他们会感到动心也是人之常情吧?就算是换作你我也未必真能免俗!”王子良也不是没见过钱财的人他知道上万两银子放在眼前会有多大的吸引力。

王子良很清楚两袖清风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极难。

要是有人风轻云淡的说他自己不在乎钱财更不会收受贿赂那一定是他没处在那个位置上更没见到过那么多银子。

这世上没人会嫌钱多哪怕是一个人再有钱当他面临更多的钱财诱惑时也很难忍住占有欲。

他最终或许可以坚守住本心不去拿这些钱财但要说内心里丝毫不动摇几乎是不可能的。

人的眼珠子是黑的银子是白的无论是谁见到这么多银子不管他是否贪财都很难挪的开眼睛。

“是的当我听到那些大户拿着一大把的银票就等在门口的时候我也不是没有动心过。”林凡附和道。

“那林大人为何又拒绝了呢?”王子良饶有趣味的问道。

“因为这样不划算!”林凡斩钉截铁道。

“哦那你说说看到底是怎么个不划算?”林凡的话让王子良越发的好奇了。

林凡道:“大人应当知道申州各营每名军卒可领田二十亩然后每年要上缴粮食十二石用以地方养兵。”

王子良虽然不通兵事但作为一州知州这些事情他还是知道的。于是他点点头示意林凡接着说下去。

“可随着军屯田亩逐渐被那些大户侵占各营上缴的粮食也逐年减少。刚才我也说了那些钱粮都进了将领和那些大户的私人口袋里。现在每年上缴的粮食不但不够养兵反而还要每年从兵部和户部调拨钱粮来补这边的亏空。”

“我上任了之后他们还是打算用原先打点参将的那点钱财打发我。于是我就算了一笔账发现这样着实是有点不太合算。”

“按照他们给的数目每年总共也就一万两银子出头就这些我还要拿出相当一部分分给另外两名参将和营里其他大大小小的武官。就算我拿大头每年到最后能落到我手上的往大了说也就不过几千两银子。”

“可我若是从大户手中收回这些田地把他们分给本地百姓呢?百姓每亩每年要上缴一石粮食二十亩也就是二十石。这个要比原来军卒上缴的要多出八石三千六百人的份额就是两万八千八百石。”

“除了这些粮食之外还

有赋税百姓种的是官家的地不假但我可无权免去这些百姓的赋税百姓们该交的赋税还是得交。如此一来朝廷每年又可以从这些百姓身上多收一笔为数不少的赋税。而占地的那些大户们会不会交赋税交又能交多少我想大人心里也有数。”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子良也有些明白了:“可每年让百姓们交那么多粮食百姓们愿意吗?”

林凡哈哈一笑:“百姓们自然是再愿意不过的了。那些领地的百姓一户人家少的领十几亩多的几十亩就这还嫌少呢恨不得多领一些。”

“为何?明明知道要上缴粮食百姓又怎么会愿意呢?”王子良又问道。

林凡解释道:“虽说每年都要上缴不少的粮食但这对百姓来说依然是划算的。本地水田丰年的时候每亩地一季可产稻谷两石多一年两季也就是四到五石;就算第二年因为肥力原因休耕一季耕种的那一季也能收粮三石往上。而遇到欠年的时候会少一些但只要不是遇到大的天灾导致全年绝收交完粮食之后剩下的也能顾住全家人的口粮。”

“百姓一亩地一年只需要缴纳一石粮食平均算下来不足每年收成的三成这样一年下来百姓不但能吃饱还能剩下一些粮食来以备不时之需。”

“相比起租种那些大户的田地每年都要把六七成以上的收成作为佃租上缴百姓们一年到头的辛苦全家人还要忍饥挨饿的日子不知要强到哪里去百姓们又怎么会不愿意呢?”

身为地方官员每年春秋两季劝农是王子良的份内事因此他也并非不懂农务。只是以前没有深想听林凡说到这里他也反应过来了。

他笑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我听说只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那些百姓就把军屯田给抢完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