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4. 第103章 赐我一位明君
设置

第103章 赐我一位明君(2 / 2)


汉刘彻洋洋自得:“知道朕有多好了吧后世想要朕这样的皇帝都求不得呢!”

朝臣嘴角抽搐他们莫名想起了之前后人说巫蛊之祸的评论哪怕中立都逃不过一死……

不过这两件事性质还是不一样的那宋朝都涉及到外族入侵了想想他们陛下对匈奴的态度还有那铁血手腕好吧陛下还是很有骄傲的资本的。

……

唐贞观尉迟敬德笑的褶子都出来了。

“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这句话不就是陛下对他说的吗他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有些心神激荡。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命李世勣、程知节、秦叔宝率领同来的五百名骑兵埋伏在道路两侧自己只带几个侍从和尉迟敬德继续前进探探敌人的虚实。

将领们大惊失色李世民问尉迟敬德:“怎么你害怕了?”

尉迟敬德回答:“您不怕我还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李世民笑道:“吾执弓矢公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也难怪后人调侃劝李世民不要孤军深入了他是真敢啊。

看看这词写的武将们都替那岳飞感到心酸。

他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只怕陛下太过好战身为天子哪能像之前一样四处征战他们这些武将又不是摆设!

害陛下太过厉害臣子们不得不使出十八般武艺生怕配不上他们的陛下啊~

李世民不知道臣子们心中所想他对那后人口中的赵构好奇不已。

是有多昏庸竟然说拴条狗都比他强?

还有这个“二圣”指的不会是他阿耶和大哥吧……李世民尴尬的咳嗽几声。

赵构还能比李隆基更气人?李隆基可是直接跑了!长安都被占领了他竟然跑、了!

想到这李世民心口发堵。

也不知宋朝皇帝是何种昏庸法又想起后人曾讽刺过把国家的未来寄托在一人身上是何等愚蠢他越想越难受。

李世民和萧瑀曾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

“帝问瑀:‘朕欲长保社稷奈何?’

瑀曰:“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藩屏。

秦置守令二世而绝。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此封建之有明效也。’

帝纳之始议封建。”——《新唐书》

李世民是考虑过分封的。

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对萧瑀的意见大加驳斥。称其食古不化大开历史的“倒车”。

若此说得以实施不仅不会给帝国带来长治久安反而会让国家重蹈汉晋两朝的覆辙使得天下大乱、海内分崩。

随即大臣魏征、李百药、颜师古等人也加入其中异口同声地支持房、杜两人“反分封派”在朝堂占据绝对优势。

李世民就暂停了分封制的实施。

分封行不通身为天子他不可能允许帝王制被动摇那该如何是好大唐是否有新的出路……

难道让子孙能者居之?李世民怎么舍得让子孙自相残杀。

况且这李隆基前期看着也不错或许年龄一到必须退位?可子孙真的会那样听话吗……

宋赵匡胤努力克制自己的怒火。

后人动不动说宋几句他知是恨铁不成钢无奈又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安慰自己习惯就好。

可一讲到未来宋具体会发生的事他就很难坐的住了。

哪怕明知宋的未来会令他大动肝火身为大宋的皇帝他也必须坚持着听下去。

怕自己被气死每次看天幕身边都会备上几个大夫静心养神的药准备了一堆他倒是要好好看一看赵光义的好儿孙把大宋败到什么地步去!

女真入侵完颜构这几个字就能把赵光义一脉压的无法翻身了还有什么迎回二圣都不用知道发生了什么光这些字眼就足够宋人血压飙升。

汴梁不是宋的都城吗岳飞临近汴梁被召回难不成金国竟然占领了东京?!

这个岳飞被后世这样哀痛惋惜定然是位猛将却被赵构那样糟蹋。

到底是有如何严重的理由非得把人召回来身为皇帝轻重缓急都分不清!

赵匡胤闭了闭眼这场灾难是像安史之乱那样多种因素导致的还是单纯的皇帝之祸呢。

宋朝的明君名臣总是相互错过为何他的宋会如此艰难……

哲宗时期朝臣们脸色都变了。

赵煦是官家的名讳官家只活了24岁?!

接下来的皇帝是端王赵佶他们父子三人究竟做了什么事汴梁都没了?!

这下子大家都慌了这可是汴梁啊那金国怎敢!

哪怕之前有些小心思的现在都要祈祷官家能活久一点毕竟金国连东京都闯进来了谁知会不会波及到自己。

而且之前对宋那样讽刺的后人竟然对于官家评价还算不错这都是民心啊。如此一来对于赵煦的旨意众人都得多费几分心神。

赵煦是宋神宗赵顼的第六子十岁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

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元祐八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

在位时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

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

他听见天幕的评论眼眶一热竟不知要说什么才好了。

他自身身体本就不好子女接连夭折心中更是大受打击。

后来又是端王继位原以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付之流水没想到竟然能从后人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哲宗不夭章惇不窜宋其可以复兴乎。”

原来后人是这样想的吗。

他心中激荡又哭又笑。

后人竟然对他抱有这样大的期许他竟被赋予这样的期盼……

赵煦有些感动又有些惶恐。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接的住这样的厚望但这句话确实给了他莫大的鼓舞。

他是大宋的皇帝他的身体不仅关乎自己也关乎大宋的未来。

这一刻赵煦想活下去的愿望无比强烈。

他不会错过那些忠臣良将的女真是吧朕记住了。

至于端王一家哪怕他如今不做什么总有人会动手的。

就算是死他也会把他们一起带下去。

……

明朱棣本来还在为岳飞惋惜。

后人想给岳飞一位明君他也想有一位这样的将领啊。

哪怕他也不得不承认靖难之役确实使大明损失了不少武将。

为何他要御驾亲征虽然也有其他因素吧但还有一点小弟不给力啊!

他有时候行军打仗沙盘推演时都得给那些将领掰开揉碎了来讲生怕他们一个听不懂鲁莽行事。

说到这个他就不得不羡慕唐太宗李世民了。

底下这么多武将能分他几个多好搞得现在打仗还得天天被朝臣和儿子念叨。

看后人骂宋朝皇帝他还挺认同。

可不是皇位上坐条狗都比这强!

哪怕昏君数不胜数昏成赵佶父子三人那样的也是世所罕见。

……结果热闹就到自家了。

于谦进入仕途第二年朱棣就去世了所以目前的朱棣是不知道这个人的但是朱祁钰这个名字一出来朱棣傻了。

明太祖朱元璋控制欲有多强连子孙后代的名字都给安排好了提前给皇子和分封的王爷选取了有特殊含义的字做为辈份。

“高瞻祁见佑厚载栩常由”。

这个“祁”一出来这不就是他重孙吗!

怎么回事才几代啊发生了什么?!

后人对他这个重孙好似评价还可以不过什么叫于谦和岳飞的处境何其相似???

啊???

岳飞面对的是什么环境北宋都亡了!!!

朱棣不可置信要说宋太宗血脉不行可朱棣对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

他可是后世承认的永乐大帝诶他的后代难道还出了孬种?!

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朱祁钰不够狠夺门之变又是什么后人快说清楚啊!!!

朱棣慌了朱高炽也深觉不妙。

天幕要是没说清楚接下来的日子他可就难过了……

明宣宗时期朱瞻基看着天幕眉头微皱。

“怎么是祁钰……”他心中涌上一股不好的预感。

祁镇呢不应该是祁镇吗为何说于谦和岳飞的处境差不多……

朱瞻基废黜贤良的胡皇后另立孙氏为后。

此举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朱瞻基看着不到一岁朱祁镇仍然执意废后同年孙氏成为皇后朱祁镇成为了皇太子。

与朱祁镇的备受宠爱相比朱祁钰这个皇子的地位天差地别。

朱祁钰是宫女所生还有传闻说宫女还是汉王朱高煦的宫女这就能看出朱祁钰有多不受宠。

可天幕竟然拿于谦与岳飞做比较甚至还觉得朱祁钰不够狠。

怎么狠对谁狠朱祁镇又在哪。

这些都不能深思不仅朱瞻基觉得不妙朝臣都开始恐慌了。

朱瞻基第一次真正把朱祁钰放进了眼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