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4. 第106章 蒙妹
设置

第106章 蒙妹(2 / 2)


从秦至西晋的都城都设立在北方。

但是在西晋永嘉之乱之后五胡乱华使北方陷入了连年的战争之中。

南方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发展。

不过随着隋唐的统一北方又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战乱不断。

南方因为拥有长江天险的保护获得了稳定的发展空间文化的发展最离不开的便是和平与稳定。

南方自从唐代中期以后就开始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而宋代又以南方为中心所以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经验十分丰富。

物质条件得到了满足教育水平上升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其他领域。

而在北方他们受到异族的压迫经济的发展速度要慢上许多。毕竟连生存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谈何发展。

两边的不平衡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朱元璋当然不可能放任一方独大。

《明史·选举志三》中提到以统一南北之间的差别即“南人北北人南官”。

这是明代初期推行的目的就在于使南北统一。

著名的“南北榜案”就能知道当时南北之间的差异。

每次的科举考试上榜的学生都是南方人这引起了当时北方考生的不满。

他们直接上御状告当时的主考官。

朱元璋知道这件事以后亲自过问重批考卷但是考卷被人换掉。

朱元璋非常生气重新开恩科这一次录取的全是北方人。

从此明朝科举开始分南北取士。

南北分科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化落后地区考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也缓解了地区间的矛盾。

但是从后来的官员晋升来看整个明朝还是被南方人把持。

朱元璋开国之初所用的文人大多是南方文人但朱元璋雷霆手段洪武时期基本还是维持在了一个比较均衡的局面。

朱允炆时代就不一样了当时国都在南京他好用江南的读书人建文时期南方的士子们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其实对于南北统一非常不利。

所以朱棣登上皇位后大部分反对他的人都是江南的读书人。

后来朱棣迁都北京政/治中心转移情况稍有好转。

朱高炽即位后曾与杨士奇讨论过科举的弊病。

杨士奇说:“科举应该同时录取南北士子。“

朱高炽:”但北方人学问远不及南方人好。“

杨士奇提出了在试卷上密封姓名之后在外面书写上’南‘或’北‘字。录取之时按照南方百分之六十、北方百分之四十的比例来选拔人才。

明仁宗对杨士奇建议非常赞同可惜还没来得及实施就驾崩了。

朱瞻基即位后下诏令按照仁宗时改革方案加以施行规定了名额。

再后来……

大家都知道了。

未来的事朱元璋还不知道但南北问题确实也是一件令他头疼之事。

事务太多若不是天幕突然放了这蒙古宣传视频他险些要漏了。

看来之后要找标儿说说这件事……

想了想朱元璋又叹了口气。

唉顺便把老四也叫上吧。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