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崇祯重振大明
  4. 第65章 停建生祠,捐纳公士
设置

第65章 停建生祠,捐纳公士(2 / 2)


魏忠贤侧耳倾听只听朱由检道:

“朕给草原上的首领册封顺天爵位之后就在想能不能设置一种爵位有相应的待遇却不发放爵禄。”

“而且这个爵位只让人终身拥有不能世代承袭。”

“厂臣说这样的民爵有人想捐纳吗?”

魏忠贤当即说道:

“陛下想的是极好的若有这种民爵老臣第一个捐纳。”

朱由检呵呵笑道:

“厂臣的家里已经有三人有爵位按理说是不需要这种民爵的。”

“但是厂臣能带头也是极好的可以让有钱的内臣和大臣给家中子弟捐纳民爵。”

魏忠贤讪讪而笑知道自己家里的爵位来得不光彩但是皇帝既然赐下了铁券、现在还特意说出来敲诈自己钱财意味着他已经认可这三个爵位。

对现在的魏忠贤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这让他更在意了。皇帝现在要他出点钱粮魏忠贤也就认了。

这时朱由检道:

“秦汉有二十级爵位第一级就是公士。”

“朕决定把这个能捐纳的民爵称为公士除了没有爵禄也不能世袭外享有世袭爵士的其它待遇。”

“厂臣说这个爵位定价多少合适?”

魏忠贤却没有立刻言说而是询问道:

“还请陛下详说世袭爵士是什么待遇?”

“等同几品官员?”

朱由检皱着眉头这才想起自己没有定下新设的子爵、男爵、爵士待遇。这件事有点麻烦他不能轻易定下所以就转而道:

“暂时就等同正七品吧可以让他们拥有秀才待遇和以前的捐纳监生差不多。”

“主要就是免除徭役见官不跪犯错受刑需要先革去爵位。”

“无论原本的户籍是什么都可以在南北直隶之外、居住十年以上的地方落为民籍。”

“还可以佩剑游历只需要拿着公士凭证不用携带路引就能花钱使用驿站。”

“遇到事情还可以向当地官府和两京通政司上书有司必须回复。”

这么多权力下来朱由检觉得应该有人捐纳。尤其是那些军户、匠户还有迁到外地的民户如果有人发家应该会花钱捐个公士方便在当地落籍。

还有允许佩剑游历、免除徭役、见官不跪、免于受刑等特权应该也能让有钱人心动。朱由检打算在大明的富人阶层打造出公士阶级。

所以他又补充道:

“公士等民爵是宫廷爵位直接由内廷授予收到的钱粮纳入内库。”

“公士凭证也由宫中开具用专门的印信和纸张发给各地。各地镇守太监收到钱粮运送京城用于先帝陵寝。没有镇守太监认可任何人不能剥夺公士身份。”

“这件事就交给司礼监去办厂臣和王掌印主抓一定要办好了!”

“司礼监发出的凭证、内库收到的钱粮一定要能对上账不能少了分文。”

听到皇帝把这件事交给自己和王体乾、涂文辅对各地镇守太监也加了担子。魏忠贤觉得这件事一定要办好捐纳数额也不能定低斟酌之后说道:

“有这么多优待老臣以为应该定为一千两。”

“臣愿为家中所有人都捐纳公士爵位。”

说着他统计了家中人口当即就表示要捐纳五万三千两。

朱由检哈哈大笑拍着魏忠贤的肩膀很是满意当即就夸赞了一通说厂臣公忠体国不愧是先帝临终前托付大事的忠臣。过些日子自己还有一件大事交给他办办得好另有奖励。

魏忠贤心里痒痒不知道皇帝说的大事是什么。决定等会儿就去找徐应元问他知不知道。

想到徐应元魏忠贤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日子没见到这个以前的好友了。这让他的心里不由有些不安。

再说朱由检这边顺利和魏忠贤定下了捐纳公士所需要的数额。当即就决定把收缴的生祠钱粮按捐纳公士计算。无论是银子一千两还是粮食一千石都给那些人授予公士爵位。各地建造的生祠不少捐献者应该有不少人。

魏忠贤面上带笑其实心里在滴血。皇帝这样几乎是明晃晃地在说每个捐献建生祠的人都要凑足一千两或一千石否则他们的捐献就不算数。但是捐献者的数量还不能少否则皇帝肯定会对主抓这件事情的自己不满意。

可以说魏忠贤回去之后要逼迫下面的人捐献尽量让每个曾经捐献的人都凑足一千两或一千石授予公士爵位。

这样做对他的名声肯定会有损失那些为名利而来的阉党依附者说不定还会翻脸。毕竟他们大多身有功名这些公士的待遇他们早就拥有了不需要花钱捐纳。

即使捐纳百石粮食就能获得的监生也比这划算多了还有可能做官。

所以魏忠贤盘算之后决定让大学士黄立极带头捐纳让官员顶上去一部分。

反正给天启皇帝修建陵墓的费用也就两百万只需要凑够两千人就能收到这个数额。朝廷的其它花费该由户部操心。

只是就在这时他又忽然意识到皇帝说的大事是什么了:

『肯定是封贡!』

这是皇帝登极后力推的第一件事在皇帝看来没什么事比这件事情更大。

而且他还听说皇帝打算在朝廷不认可顺天爵位时用内库的钱给那些顺天贵族发放爵禄。

所以他要收取的钱粮不能止于两百万可能还得增加。

想到自己要想办法挣钱给草原上那些人魏忠贤心中就有几分不快。决定让阉党大臣出面让朝廷认可封贡。

这样一来爵禄就会由户部发放不需要他操心。

《明史》:

捐纳事例自宪宗始。生员纳米百石以上入国子监;军民纳二百五十石为正九品散官加五十石增二级至正七品止。

武宗时富民纳粟振济千石以上者表其门九百石至二三百石者授散官得至从六品。

世宗令义民出谷二十石者给冠带多者授官正七品至五百石者有司为立坊。

(本章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