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崇祯重振大明
  4. 第104章 朝野反应
设置

第104章 朝野反应(2 / 2)


“原来没有考课吗?”

“五品以上仍旧实行的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就是原来的办法?”

“但是现在有几个遵守的?”

“有门路的三年时间能够数迁没门路的九年考满都没人管。”

“就因为原来的办法实施不下去陛下才实施磨勘法。”

“我觉得磨勘法很公平没门路也能升到正五品比以前要好多了!”

一位年老官员说道。也不知是不是冷板凳坐久了此时发起了牢骚。

大明的进士是很尊贵很多人考上进士后就踏上升迁快车道但是坐冷板凳的进士也不少见根本没有人管。

如今皇帝要实行磨勘法每个人都能序迁到正五品。甚至在立下年功后还有资格成为更高品级官员。这些人觉得磨勘法公平得很远比以前要好——

每个进士磨勘期都是四年不立下年功减磨勘你就别想升迁。

即使评定年功时可能会有猫腻也比以前公平。

就这样磨勘法的事情吸引了很多官员的注意。

吏员分级和司法数算考试甚至明法科、明算科的事情反而没多少人在意。

毕竟朝堂上的官员已经上岸八九品的小官根本不被他们放在眼里更别说不入流的吏员了。

在他们看来明法科明算科进士、还有非进士出身官员就是为他们办事的。有什么琐碎事务以后可以交给那些官员去办。

也有一些人为了维持进士地位觉得考上明法科、明算科的不能称为进士。皇帝也不能特赐同进士出身拉低进士身份。

这些人打算上疏劝皇帝不要这样做。不能把进士的名头戴在那些人头上。

他们这样打算有些人却欢欣鼓舞。在明法科、明算科的开设上看到机会到来。

国子监副榜贡生王璘早就已经打算在明年开科时上疏请求同中式举人一体会试。

此时得知皇帝要开明法科、明算科录用四甲五甲进士他感觉机会很大。

当即就打算趁热打铁提前把奏疏递上去。

不过想到贡生钱嘉徵参劾魏忠贤十大罪的奏疏、被通政使吕图南以字画称谓不如式拦了几天王璘又去找钱嘉徵让他参详一下方便通过通政司。

钱嘉徵也听说了明法科、明算科的事情却没和自己联系起来。

他是生员贡监也就是说只有秀才功名根本没想过直接参加会试。

不像王璘这个副榜贡生在列入乡试副榜后离正榜举人只差一步一直心有不甘想要参加会试。

此时听到王璘的请求钱嘉徵连连摇头觉得王璘实在是异想天开朝廷不可能答应:

“若是允许副榜贡生参加会试我们这些不是副榜的贡生怎么办?”

“你觉得副榜贡生和其他贡生有什么区别?”

想要说有区别王璘却说不出有啥区别。副榜说破天也是副榜不是正榜举人。

所以他想了一下说道:

“不必限于副榜咱们请求陛下允许所有贡生参加会试。”

“兄台也是贡生难道不想参加会试?”

钱嘉徵当然想要参加会试但是他对朝堂事务有些了解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向王璘道:

“贡生能参加会试的话你让其他监生怎么想?”

“国子监里除了贡生之外还有举人、官生、恩生。”

“就算举人不介意我们抢他们的考试机会官生、恩生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

“他们家室非凡比我们影响更大万一闹起事来谁担这个责任?”

“伱连国子监都摆不平怎么让陛下和朝堂大臣同意?”

“总不能为了照顾贡生让国子监其余监生闹事吧?”

一连几个问题让王璘哑口无言。心中也觉得钱嘉徵说得很多朝廷直接允许贡生参加会试的希望不大。

但是不试一试他又心有不甘。念头一转王璘想到一个办法说道:

“进士科咱们不参加明法科、明算科应该可以吧?”

“这两科是新开说不定直到考试时外地都收不到消息。”

“为了避免参加考试的人太少陛下或许会特许贡生参与。”

这是一个办法钱嘉徵怦然心动。

想到浙江乡试的难度他对考取举人同样没有信心。觉得可以和王璘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获得明法科、明算科考试资格。

如果能考取明法科、明算科的四甲五甲进士虽说比不上前三甲尊贵也能像进士一样做官。不至于以监生身份入仕在官场上难有作为。

而且明法科、明算科新开外地的士子没有准备参加考试的人数不会太多——

他若参加考试有很大的机会登科。

想到这个情况再想到国子监教导的律令书数钱嘉徵更是觉得明法科、明算科很适合监生参加。自己可以和其他监生一起争取考试机会。

所以他和王璘一起写了奏疏向通政司投递过去。

(本章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