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一人之下,山海画妖
  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普陀三寺,解空讲经!
设置

第一百二十四章 普陀三寺,解空讲经!(2 / 2)


而紧接着一旁的洪斌提出了疑惑:“妙静大师那我想问一下据我所知解空大师属于‘禅宗’普陀三寺属于‘净土宗’这不同的宗系之间也能够互相讲经?”

“呵呵……”

听到这话妙静大师不由得一笑随即回应:“这种疑问的确是许多佛门之外的人都会产生的其实很简单……”

“虽说我佛门分为了八大宗系彼此之间看似是泾渭分明但实际上八宗本就是一体只是每一宗系钻研方向、研究的佛经不同而已。”

“要知道佛门经典每一部都大有深意每一部也都值得我等用一生去研习一生不够便还有下一生生生世世也正合乎‘因果循环’、‘轮回之理’。”

“但也正因为如此各宗系的佛门子弟多少都会在其他经典的理解上有所欠缺这便需要各宗系互相沟通、互相讲解以此达成‘共登极乐’之目的。”

“原来如此……”

经过妙静大师的讲解众人也便明白了其中道理不禁纷纷点头。

而这时候……

咕噜噜~

一阵肚叫之声突然响了起来。

这让妙静大师和其身后僧人皆是一愣随即问道:“几位施主莫非……还没有吃午饭么?”

“呃……”

“嘿、嘿嘿……”

一时间几人对视一眼都不禁笑了起来来到这佛门圣地后他们还真都忘了吃饭的事儿。

于是乎……

“呵呵不妨事不妨事距离讲经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这样、几位先随我去用点儿斋饭用完饭后再随我一同去讲经之地如何?”

既然妙静大师都这么说了众人自然都是没什么意见的这便纷纷点头:“那就听大师的安排!”

只是正当他们准备跟着大师离开的时候妙静大师却又突然将他们叫住:

“几位施主等等!”

“虽说几位远道而来、为我‘普陀三寺’之客但这里毕竟是佛门重地还请换上合适的衣着、注意体统。”

“嗯?”

几人闻言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禁纷纷看向自己的衣着却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自觉是相当体面的。

而妙静大师见状也只好轻咳了一声抬手指了指:“我指的……是这位施主。”

“嗯?”

“哦——!”

几人顺着大师的手指朝夏明玉看去这才瞪了瞪眼、恍然大悟觉得他这身确实是不太合适的。

而夏明玉看着众人的眼神不禁一脸无辜随即伸出食指指了指自己:

“怎么这里不是海岛么?我cos娜美穿个比基尼……有什么问题么?”

……

……

大半个小时后。

夏明玉也在众人的强迫下换了身山治的衣服算是符合了体统众人也吃完了斋饭。

而不得不说这普陀山不愧是旅游胜地山上的斋饭意外的好吃很显然为了符合外地游客的口味这里的饭菜是做了不少调整的。

而在吃饱喝足过后妙静大师也如约而至直接带着几人离开了饭堂、通过寺庙旁无人知晓的小路钻入了山林之中。

紧接着众人一路前行来到了山岛东南部的梅檀岭当看到岭下的那一大片紫竹之时游方五人便顿时明白了。

“原来这讲经之地便是在紫竹林倒也是颇有意境……”游方不禁想道。

“不过这里也同样是游客的打卡之地他们会在哪里讲经?”他不禁举目四望感觉并没有什么空间是可以供山上僧人聚集的。

然而还没等他询问妙静大师便微微一笑指着前方的一大片紫竹道:“阿弥陀佛前面便到了。”

只是在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后几人顿时疑惑前面虽然空无一人却并不像是一个能够讲经的地方。

“不对……”

但很快游方就眼神一凝、发现了不对头等再靠近后、借助“白泽观术”他终于看出了端倪。

“呵呵原来如此!”他咧嘴一笑发现前方竟是被布下了幻阵虽看似是一片竹林实则却另有天地!

于是乎跟随着妙静大师几人前后脚地进入到了幻阵里天地顿时转换一方巨大的平台出现在视野里。

而此时此刻这方平台之上已经坐满了僧人全都在打坐入定、或念诵佛经仿佛是聆听讲经前的放松、却又庄重无比。

“去吧你们的情况我已经告知过师兄他们和解空师伯了不用担心现在就直接在最后面的地方找一个位置坐下讲经马上就要开始了。”妙静大师指了指众僧身后的那一片空地。

接着他又打了声招呼这便告别众人、走到了最前排的一处空位坐下而游方几人也都蹑手蹑脚地来到了众僧之后就地盘坐而起。

“我说老游啊咱们真的要听完整个讲经吗?会不会很无聊啊……”坐下之后洪斌突然有些担心。

“应该不会你要知道这可不是寻常讲佛而是真正的佛门之功与佛门之理你一会儿好好听对你自身的圆满也必然会有助益!”游方轻声提醒。

他所指的“圆满”自然是指洪斌如今这“灵魂破碎”、“强行粘合”的状态虽说靠着雷峰塔下的蛇灵补足了一大半但依旧还没有圆满、还得要慢慢来。

而究其根本还是与洪斌在“性”之一力上的修行不足相当有关这是纯粹关乎灵魂的修为也是能加快他伤势痊愈的关键所在。

紧接着……

“老洪啊游方说得对你确实应该好好听一听我觉得、这佛门之理对你而言也同样有大裨益!”一旁的伏辰也附和而起。

“你要知道佛门之理的精髓在‘因果’、在‘轮回’其经典之中也基本都是对‘性’之一力的打磨这些都能弥补你的现状而且你不觉得你与风云心之间的事情、也像是一种‘因果轮回’么?”

“嗯……”

“这倒也是哈!”

听他们这么一说又仔细一琢磨洪斌顿时点头。

“那好吧那我可真得好好听一听了如果真能从其中得到些东西也算是不虚此行!”

洪斌话音落几人也顿时都安静了下来学着前面这些僧人的样子平心静气、进入到了入定的状态中。

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是为了能将自己的意识与思维调整到最通透、最高效的状态如此在聆听讲经时便能够事半功倍了!

就这样……

大概十分钟过去讲经会预定的时间到了随着一声钟响……

当——!!!

所有人都睁开了眼睛。

而紧接着一道身着橙黄色僧袍、身形佝偻、面容苍老的身影缓缓从最前排起身走到了众人前方随即朝众人行了一个佛理诵了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众人附和。

毫无疑问这一位便是华夏异人界的十佬之一、少林寺高僧、灵隐寺住持——解空大师。

而接下来便是由他来为众僧进行讲经他在行完礼后也便径直盘坐在了早已经准备好的讲经蒲团上。

看见解空大师出现游方立刻眼神一凝开始打量起来说实话他对于这场讲经会还是十分的期待。

别的不说就说这解空大师的身份、便已经异人界顶尖的了而作为修行多年的佛门高僧他所能讲出来的东西也绝不简单。

同时游方之所以如此期待还因为这是一场“禅宗”大师对“净土宗”众僧的讲经其中所讲的内容自然是既不会太高深、也不会太简单对他而言应该是刚刚好的。

而若是能完整听完这场讲经他此来“普陀三寺”的一趟就变得分外有意义就像当初聆听老天师的指点一样令他兴奋了起来。

而且就实际而言对于佛门法理游方并非是完完全全的门外汉这一点也是他选择来听这讲经会的一大关键!

身为三一门人、修“逆生三重”便必须要熟记天下各种功法、术法的基本原理因此对于这佛门八宗的经典内容他也是有所涉猎的。

比如他很清楚这“禅宗”与“净土宗”的根本差异就在于——“禅宗”所钻研的是《金刚经》“净土宗”则是《阿弥陀经》两部经典的内容可谓是大相径庭。

《金刚经》中的主张为: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于现实世界不应执着或留恋……

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

而《阿弥陀经》则是具体阐述与“西方极乐世界”有关的妙景引起信徒的向往令众生生起信心信仰极乐之境。

不仅如此二者的区别从各自宗系的命名也能看出端倪:

“禅宗”的“禅”字是“禅那”的简称其意为“静虑”即“静中思虑”也便是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何为本来面目”于念念之间用功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

“净土宗”则更为直接是以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

再看二者间的修行法:

“禅宗”的主要修行方式就是“参禅”其“禅”的种类也很多有声闻禅、菩萨禅、次第禅、顿超禅等等不过如今的“禅宗”为了修为更好的精进大多修的都是直指心性、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而“净土宗”则是简单易行、三根普被、能摄受广大群众甚至修行者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信愿具足制心一处一心念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而由于“净土宗”法门简便所以最易普及因此其他宗系的修者也多兼修此法以净土为归。

综上所述这“禅宗”和“净土宗”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差异巨大的甚至于、若不是都念“阿弥陀佛”完全可以将二者当成截然不同两个门派来看待。

但也正因如此如何将截然不同的佛门经典融汇贯通、成为自身之修行也便成了佛门弟子的一大课题这一点也正是游方十分感兴趣的一点让他想仔细聆听。

“咳咳……”

这个时候端坐在蒲团上的解空大师轻轻咳嗽了两声终于开口:

“阿弥陀佛……”

“在座诸位皆是我佛门弟子平日里研经诵典想来对我‘禅宗’之经典——《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是有所研习。”

“那么我今日便来讲一讲这卷末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你们以为……该作何解义?”

“呃……”

听到这一问题一种僧人们都不由得愣了愣对于他们来讲四句偈文的意思是再清楚不过的。

但他们都清楚解空大师既然是要讲经就绝不可能只是这么简单而已而其做想讲述的“深意”他们却不敢轻易剖析。

这个时候游方也思考了起来这四句偈文的意思他自然也清楚从字面上而言应该是:

世间万物皆是无常、空虚和无我如同梦境、幻影、泡影、露水、闪电等等的短暂事物不可依托、不可依恃因此我们应该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世间的一切。

再往更深处看其最终的意思便在于告诫众生莫要被事物的表相所迷惑、那些东西皆是虚幻……

最重要的是要透过事物的表相看透其本质从一闪即逝的瞬间看出永恒不变的真理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领悟使自己更上一层。

“啊!”

想到这里游方猛然抬头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不就是“观术”的根本?!

所以这四句偈文的表述、乃至“禅宗”的“禅定”其本质都是在于“观察”、在于“领悟”似乎……与自己一直以来的修行同源!

“不并非只是我自身的修行而是可以拓展到所有门派、所有法门之中这也是一切术法的由来!”

“因此这四句偈文的最终重点实际是在于‘法’与‘观’二字其义可延伸为——‘天下术法皆虚妄应当观其本真’!”

那么……

这所谓的“本真”又是什么?

以游方的理解那便是“天地之道”!

但……

若“天地之道”亦是“梦幻泡影”呢?

他不禁皱起了眉。

但在沉思片刻后却又随之舒展并未深陷其中而是理清了头绪。

于是乎……

缓缓地游方举起了手想要说出自己的答案。

“阿弥陀佛游施主请讲。”而看见他举手解空大师也微微一笑并未在意他非是佛门弟子而是请他站了起来。

而对于解空大师知道自己的身份游方并不意外甚至于、他很清楚自己现在恐怕已经成了异人界的“名人”。

对此他也毫不在意只是按照解空大师的指示、缓缓站起开始说明起自己的解析:

“回解空大师晚辈以为这四句偈文的内涵之意实则是大道修行。”

“其中所蕴含的与‘观术’、‘领悟’有关的部分我想我不必再细说而我所以为的一个关键便是‘梦幻泡影’!”

“在我看来天下修行者所修之法皆是虚妄、皆是泡影只因在这些术法的背后还有着更加根本、更加简单、也更加深刻的‘道理(道与理)’……”

“倘若修者能看破这虚妄、戳破这泡影自身修为也便能更上一层这便是修行路上‘突破瓶颈’的过程也会使修者距离‘大道’、‘真理’更近!”

“然……”

“大道无穷真理无尽便仿佛一层又一层的气泡将天下修者层层包裹、看不清尽头为何……”

“因此在我看来这四句偈文也是在提醒修者虚妄之外同样是虚妄理应时刻警醒莫要为那尚未看见的‘未知’……”

“而迷茫、沉沦!”

求月票了!!!

(本章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