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一人之下,山海画妖
  4. 第一百六十章 三尸神,天地人!
设置

第一百六十章 三尸神,天地人!(1 / 2)


x 服下丹丸后游方便沉心静气运转体内之炁开始全力消化而起。

这“功法精华”的吸收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时刻都需要小心要循序渐进一点儿都不能急。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他的不断行炁这一枚丹丸中的精华也渐渐融入了他的身体融入了他的炁……

渐渐的他印刻着“九尾狐图”的双手手骨、印刻着“鲲鹏图”的脊椎随之亮起其上光晕流转而“九黎图”也随之浮现全力控制着身体与炁在加速吸收的同时、也防止被这些精华给“污染”而去。

一个小时……

两个小时……

三个小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的属于三魔派的丝缕气息缓缓滋生在游方的身体里游弋。

缓缓的这股气息也越来越强盛但每当其达到一个临界点时便又会被游方给压制而去。

游方所要的并不是真的将自己多年修来的“逆生之炁”增添上三魔派功法的特性那样并不是什么好事不管控制得再好、也总归会有问题。

他要的是在这整个吸收的过程中通过对功法的体会和对这些精华之力的感受达成自身领悟从而达到能用自身之炁进行模拟的目的。

没错“模拟”!

这是“逆生之炁”真正跨入到第二重后除了那怪物般的恢复力外所拥有的另一个特性也是游方的真正目的。

当然了说是“特性”实际应该是在功法突破后、将“逆生之炁”本身的“无特性”给放大后的结果就像是一块儿最原始最基本的“素材”拥有着最大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同时这也便是三一门的强大之处随着修为的提升、功法的进境“逆生三重”的强大便会逐渐显现……

“逆生第一重”是对肉体的极致打磨、对“命之一道”的极限提升虽说是“性命双修”但也还是有所侧重的。

而“逆生第二重”则是着重于对“炁”与“性”的打磨初入磨“炁”、深而炼“性”只有将“性”、“命”、“炁”三者都打磨完满才有可能向着第三重发起冲击!

至于这对“炁”的打磨也便是同一开始研究、领悟各家拳脚武学一样通过研究、模仿各门功法特性、行炁特点从而达成对自身之炁的锤炼。

这也是为什么陆老爷子明明不修符箓、对符箓一道的理解也相当粗浅却能够通过钻研感悟最终将“通天箓”修成。

要知道“八奇技”这种东西说起来是极易入门但那也是针对于对应一道的天赋之人而非真的人人可学。

如若不然也便不至于出现像武当山那样、前辈术士被“风后奇门”困于内景的情况这“八奇技”也便该改名为“八神技”了。

当然了要模拟各门的功法特性与行炁本身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毕竟这些功法对于各自门派而言都是一派之根轻易不可能示人。

也正因如此过去的三一门多是搜寻些江湖流传的大路货功法同时也保持着与各门派的交好、以求能通过人情换到些基本功法进行参研但这些功法毕竟浅显对炁的打磨效果也便很有限了。

而这也便是“逆生第二重”难以进境的一大原因没有大量核心功法的积累也便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依靠自身天赋与悟性来慢慢修行。

如此一来修行的难度与时间也便会大大拉长再加上“逆生三重”本身突破的困难能够修至精深处的人便也就寥寥无几。

因此对于游方来说眼下这无疑是一个打磨自身之炁的绝好机会要知道、当年的三魔派可也不比三一门差多少算得上是一方实力强大的门派势力。

至于他为什么不拿着三魔派的功法慢慢研究便是没那个必要了他如今有这个能力能一蹴而就、悟性方面也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早一日引出三尸他便能早一日进行感悟自然是越快越好了。

就这样一直到第四个小时所有的精华才终于吸收完毕而在吸收完全的同时其中特性也融入了“逆生之炁”中……

当然这种融入只是暂时的待游方完成模拟、便会将之全部“消化”通过“逆生之炁”强大的恢复力将之“吞噬”与“同化”最终化为逆生的养分还能够进一步提升炁的质量。

这时候游方缓缓睁开了双眼“逆生三重”开启全身上下都化为了纯白。

紧接着他轻轻抬起了右手意念控制间整个右手便直接“融化”、变成了白色的“泥浆”。

随后游方又控制着这些“泥浆”开始了“塑形”使其变化成各种各样的形态逐渐变得熟练、能够随心操控。

而当练习得差不多后他也便进入到了下一步开始借由这融合后的炁运行起三魔派的法门尝试引自己的三尸出来。

说起来对于自己的三尸到底是什么样的游方还真有些期待毕竟在他的印象里强大之人的三尸基本都是有些说头的尤其是从形象上。

而根据三魔派的说法修行者的三尸除了是其自身的欲念的体现外同时也与天地有着冥冥间的联系从某种程度来说、抛却掉三尸的大小和力量其形象也是一种天赋的体现。

就比如涂君房这家伙的三尸就很有特点其上尸为一只黄蜂代表其嗔念一动有如毒蜂、纠缠不舍……

其中尸则为蛇形代表其贪念如蛇蛇以吞而食猎物不吞下所见之物便不肯罢休。

而其下尸则是一较为常见的女人形态代表其痴念色欲本算寻常但与上中二尸相合却又不那么简单。

《封神演义》有云: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而涂君房这三尸便正好与之对应。

能有此对应便足以说明涂君房的天赋绝属上乘这是与天地有所交感的证明便如同“天人合一”之境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再看原剧情里唐门的那些个弟子在被涂君房引出三尸后一个个都只是些歪瓜裂枣的形态这便是个中差距。

不过虽说涂君房的三尸已算是相当罕见但相比起游方所知的另外一人还是相当有差距的……

而这个不同寻常之人便是刚刚离开的吕良其三尸个个都有特点三者形象若追根溯源、也都是相当的有说法!

先说其上尸是一个上半身长着翅膀下半身是蛇状态的怪物形象而其头颅之顶又有分叉合共大概九条。

如此形象便正好符合《云笈七签》中对上尸的描述:「上尸青欲自号彭倨变化九种鸟头蛇躯。」

而且不光是上尸这样的形象也暗合了《西游记》中那碧波潭的驸马身负九头的妖怪——“九头虫”。

同时关于三尸的说法也素有有“三尸九虫”一说借着这一点看单这上尸之中所蕴含的意味便是相当深厚。

再来看其中尸大概是一只没有具体形态、但却又显露出了实体的怪物从这一点看同样和《云笈七签》中对中尸的记载极为符合:

「中尸彭质号曰中黄。沉浮变化;形无常方。」

由此可见吕良的上中二尸都与《云笈七签》完全相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