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听书网
  1. 懒人听书网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2664章谁输谁赢
设置

第2664章谁输谁赢(2 / 2)


郑玄表示要增加律法的宣传增加律法的官吏数量这样才有更广泛的公正。

司马徽则是表示过多的官吏会增加民众的负担要减少律法的宣传因为律法是最低的底线整天宣传底线有什么可光荣的?所以需要的是增加道德方面的引导这样才能提升民众的水准。

郑玄说法律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一个好的律法可以引导人更加趋于善良而惧怕为恶;但是司马徽却觉得既然人跟人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就应该直接解决矛盾的根源而去加强律法只是治标不治本会越发的引导民众去看律法有没有漏洞可钻……

于是两个人就产生剧烈的争吵。

郑玄是有些偏向于愚忠派。

在郑玄的观念当中臣子必须向君主尽忠无论君主的好坏。

而司马徽则是相对派。

司马徽的观念其实有些像后世之人老板给多少薪水决定了忠诚度是多少。

其实儒家对于君臣的观念尤其在春秋战国之时并没有所谓绝对效忠与服从而是强调君臣各有义务得相互尊重。『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若不尊重臣则臣大可不必效忠于君君主虽然尊贵却必须接受约束。如果君主的行事违背约束臣也可以解除君臣关系违背自己的君王。

而随后的孟子荀子这些人更加极端尤其是孟子直接就说出了君王不把你当人看你就拿他当仇人来看这样的话荀子也是说出君臣各自有不同的职责无论是谁都是非常重要的都要尽到自己的职责这样论点。

所以春秋战国的儒生可真不是逆来顺受的若是君主违背承诺或是做出了什么恶事儒生轻者骂重者拔刀相向的都有。

至于完全服从于君主那是法家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说董仲舒是个文贼大体就是因为此事因为他不仅是偷东西将法家阴阳家的据为己有而且还将原本儒生的硬骨头给丢了剩下一身的贼气。

汉代是血性的儒生最后的荣光唐代之后基本上文武就分开了便是剩下一些拿着扇子在酒楼里抱着歌姬唱歌的所谓『风流才子』到了怂宋之时更是出现了一些毫无节操谁的拳头大他们就给谁跪下甚至还拉扯着旁人一起跪的『识大体顺大势』的儒生。

因此大体上来说郑玄是属于汉代受到董仲舒影响之后的君臣观念而司马徽还保持着汉初或是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忠诚定义。

就是在郑玄和司马徽争论君臣忠诚相关问题的时候斐潜来了。

第一天两个人在争辩的时候不管是司马家的人还是郑玄的弟子都没有太在意毕竟学术争辩是常有的事情在青龙寺之处那一天没有争论脸红脖子粗的无法用语言说服便是采用物理说服的都有。

但是随着两个人争辩的深入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便是惊动了斐潜。

斐潜到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郑玄和司马徽似乎都看见了斐潜又像是都没有看见。两个老人引经据典驳斥着对方的论点阐述着自身的观念……

『二公所言所论可有记下?可有疏漏?』斐潜对着国渊问道『饮水呢?食物可有备齐?医师准备了没有?』

国渊头上有细微的冒汗『今日之论大部分都已经记下但昨日之论未有记录……食物饮水庄中皆有但是医师……』

国渊颇为恐惧。

但他不是害怕面对斐潜。

国渊作为郑玄的弟子他也没想到事情演变成当下局面。

郑玄和司马徽的理念分歧不仅仅是古文今文一字之别而已更多的是在具体执政的事项上包括律法制度等等方面的差异之前的正经之论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对于选取什么经文也是有分歧的但是分歧还不是很明显毕竟重要的经文就是那几部从春秋战国传下来有脉络可以追寻。

但是到了当下的正解之时这分歧就自然是大了……

同一个经文上的文字不同的句读都有不同的理解更何况像是郑玄司马徽这样可以说是学派之间的理念分歧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国渊一开始的时候只想着借司马徽的力量将郑玄从闭关当中请出来但是他没有想到请出来之后却陷入了更麻烦的境地。

郑玄年龄大了身体衰弱这是所有人知道的事情虽然有长安百医馆但是百医馆也无法抵挡时间的侵蚀肉体的衰老是不可逆的所以国渊害怕郑玄在闭关之中出什么问题。

可是现在国渊意识到出关了之后更有问题因为这么高强度的争论剧烈的脑力风暴别说是老人就算是年轻人都未必能够坚持下来……

万一如果万一国渊不敢想所以他很恐惧。

看着国渊斐潜确实有些恼怒。

斐潜吸了一口气摆摆手让国渊再去堂下负责记录其他事情就不用管了。

『派个人速去百医馆看看华医师在不在请他来一趟若是华佗不在那就先让张医师前来……』斐潜一边翻看着国渊的记录一边吩咐道。

这事情确实有些出乎斐潜的预料。不过事已至此强行将两个老人打断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斐潜原本的想法是通过青龙寺大论当中一点点的进行辩论然后确定下来谁输谁赢谁的观念更符合社会需求但是原来作为黄老的代言人庞山民却因为庞德公急急赶回去了。

庞统也很快就会悄悄离开即便是庞统不离开作为斐潜手下的重要谋臣庞统也并不适合亲自下场参赛这会让其他的人认为斐潜在青龙寺又做平台又当裁判还下场当球员……

所以等于是在黄老学派这一方面上只剩下了司马徽。

或许是因为原本可以出面维护黄老的人选走了或许是因为庞德公的消息也让司马徽觉得紧迫了或许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反正这两个老人都觉得长痛不如短痛……嗯反正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于是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开始短兵相接。

斐潜很快的将两个人争辩的记录看了一遍然后将朝堂和地方的言论抽了出来说道:『将涉及天子朝堂等论按下不表其余所论抄撰一份传于青龙寺祢正平处令其宣讲。』

祢衡是个大喇叭先天带有聚拢的效应所以通过他便会很快的将两个人争论的内容散播出去这样一来在青龙寺之中那些还在扣字眼的人就会被吸引然后分流最终产生更大更多的辩论……

『其外增加青龙寺巡丁兵卒数目』斐潜继续吩咐道『加强在长安三辅各地巡查……还有让书坊先准备纸张凋版随时刻板开印……』

斐潜微微叹口气要是在后世这少说也要搞些现场直播什么的但是现在也只能是将就了。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两个老人的身体了尤其是郑玄。

青龙寺正解大论经过漫长的积累最终到了最为凶残的阶段希望两个老人能撑得住……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